咨詢師 張曉燕
性別 男
年齡 65后
所在地區(qū) 河北省 石家莊市 長安區(qū)
專業(yè)資質 心理學博士后
石家莊天智心理咨詢中心創(chuàng)始人,
石家莊天智心理首席心理專家兼總督導,
美國洛約拉大學臨床心理咨詢專業(yè)博士,
美國馬里蘭州優(yōu)秀執(zhí)業(yè)心理咨詢師,
汶川地震期間中國科學院特聘心理專家,
國家二級咨詢師,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和諧一家門”節(jié)目特邀心理專家,
河北省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督導專家。
【心理服務工作內(nèi)容及開展情況】:
張曉燕博士,山東青島人,從事心理咨詢行業(yè)17年,先后在‘美國’和‘中國’多家機構任職,累計個體咨詢時長超過3萬小時,團體心理咨詢超過5000小時,為心理咨詢師提供督導超過4000小時。
2005.8-2006.7,在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圣弗蘭西中學和維拉行為健康診所實習,服務對象包括美國白人、黑人和亞洲人群等,所涉心理問題包括婚姻家庭、親子教育、各類神經(jīng)官能癥、毒品和自殺等。
2007.8-2009.7,在“美國馬里蘭州危機干預中心”任專職咨詢師;陳博士干預過100多起因自殺、他殺、車禍、火災等引起的危機事件;并與當?shù)鼐煲黄鸶深A過50多起因毒品、黑幫及校園暴力引起的槍擊暴力事件,為直接和間接的受害者提供心理危機干預與心理治療。
2009年-2011年,在美哈里斯堡的圣維亞納中心任‘專職心理治療師’,為住院的心理疾病患者提供個體和團體心理治療,主要負責對焦慮癥、抑郁癥和強迫癥的治療。
2008年5月至7月,受中國心理學會邀請,作為危機干預專家,參與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5.12汶川地震心理援助”工作,并獲得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頒發(fā)的先進心理志愿者。之后,在中科院心理所5.12心理援助叢書《災后心理援助名家談》發(fā)表了“四川災區(qū)心理服務的總結報告?!?br/>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心潮心靈花園心理咨詢有限公司”和“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任專職心理專家兼心理咨詢師督導師,從事個體心理咨詢、團體心理咨詢,及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和督導。期間,東方廣播電臺《和諧一家門》節(jié)目特邀陳博士為心理專家,每周六晚8點到9點直播,為江、浙、滬一帶的聽眾講解心理知識,解答聽眾的心理困擾。此節(jié)目在2013年,被評為本電臺最受聽眾歡迎的節(jié)目之一。 此外,張曉燕博士先后在國家電網(wǎng)江蘇電力有限公司、蘇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上??亟值?、徐家匯街道等社區(qū)開展‘公益心理講座’和‘專業(yè)培訓’800余場。
2015年8月,張曉燕博士受天津法制心理學會和天津市濱海新區(qū)科學技術協(xié)會特邀,作為危機干預專家,帶領自己的心理團隊,為“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中受到心理創(chuàng)傷的官兵家屬及居民提供心理救援工作。
2015年12月至今,張曉燕博士在石家莊創(chuàng)辦“石家莊天智(原進德)健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自2016年至2019年,張曉燕博士為天津航空、天津良友心理咨詢有限公司、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石家莊青園街道、廣電社區(qū)、石家莊圖書館公益大講堂、河北進德公益基金會等提供‘心理講座和培訓’500余起。
2017年1-9月,張曉燕博士分別為秦皇島心理學會、河北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第三屆代表會員、邢臺市心理健康輔導站、市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市社區(qū)教育心理健康學習中心、金智心理培訓學校等,為各地咨詢師做了‘心理咨詢師體驗式講座’。
2020年2月,張曉燕博士帶領團隊參與了由北京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中國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婦女健康與發(fā)展專業(yè)委員會共同組織的“抗擊疫情從心開始”心理專項志愿服務。先后為一線醫(yī)務工作者、新冠感染者、被隔離人員及其家屬,以及普通民眾提供心理在線咨詢服務300多小時。
2月1日起,陳博士號召自己的學生組建、成立了“抗擊疫情,風雨同行,從心做起”志愿心理咨詢團隊,來幫助那些被疫情所影響的同胞。共招募志愿者百位有余。天智心理首席督導師張曉燕博士通過網(wǎng)絡對心理志愿者進行了心理應急干預主題講座。培訓課上,張曉燕博士首先帶領大家了解了當下的疫情及引發(fā)的心理危機,教授大家如何去處理諸如恐慌或應激反應等心理問題。同時,他根據(jù)自身的豐富經(jīng)驗,對災難之后可能會誘發(fā)的心理危機進行了預估,并對如何處理這些后續(xù)心理危機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培訓中還著重講授了危機干預倫理守則和基本技術,以及如何去實踐、督導。期間,陳博士為值班志愿者每周線上督導一次。
【取得業(yè)績】:
2007,2009年,先后兩次獲得“美國大學和院校中最出色的學生”(Who’s Who Among Students in American University and College)榮譽稱號。
2011年,張曉燕博士獲得美國心理咨詢協(xié)會(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頒發(fā)的“有職業(yè)道德,有專業(yè)水平,以及具奉獻精神之心理咨詢師”榮譽稱號。
2008年,張曉燕博士在美國心理核心期刊《人格與個體差異》(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發(fā)表論文,Cross-Cultural Generalizability of the IPIP Big-Five Factor Markers in China(大五人格在中國大陸的跨文化研究)。2009年,在美國心理核心期刊《社會科學研究》(Social Science Research)發(fā)表論文,Cross-Cultural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Ryff’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Mainland China(Ryff的心理健康量表在中國大陸的跨文化研究)。
2009年,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出版的《災后心理援助名家談》(科學發(fā)表‘四川災區(qū)服務的總結報告?!?,與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吳坎坎一起在《心理科學進展》發(fā)表“災后民眾創(chuàng)傷應急障礙(PTSD)與事件沖突量表(LES)的發(fā)展和運用。”
2011年,博士論文《在中國大陸精神性和宗教情感測量的跨文化心理評估》在美國洛約拉大學出版社(Loyola University Press)出版。
2021年,專著《痛苦是因為不了解——一個心理咨詢師的領悟》,上海東方出版中心出版。本著作系統(tǒng)闡述了人的本質和內(nèi)容,心理問題是如何產(chǎn)生的以及如何解決。多年的實踐證明,這套理論為咨詢師理解來訪者,以及幫助來訪者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非常有效。
在石家莊市開展心理健康工作以來,共接待了約3000位求助者。據(jù)統(tǒng)計,來訪者對咨詢效果滿意率為79%。自2016年,在石家莊天智心理咨詢中心為150名初學咨詢師提供了為期10個月的專業(yè)督導,成功的幫助超過50位咨詢師走上心理專業(yè)的道路。此外,還在秦皇島、邢臺、邯鄲、太原、衡水與溫州、貴州等地,為約1000心理學愛好者及初期咨詢師提供專業(yè)‘培訓和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