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shù)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有一份完美的愛情,想要一個完美的靈魂伴侶,但是事實上這很難實現(xiàn),幾乎找不到那么完美的人,你想要一個完美的愛人嗎?其實大部分人都只是在考慮一個問題,找個愛你的人還是你愛的人,不過也有例外!
相信幾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愛情中可以遇到 “對的人、遇到那個為自己量身打造的 “靈魂伴侶”:一房兩人,三餐四季,廝守終生。
無論是戀愛和婚姻,三觀都會緊密契合,兩個人的愛情不多不少剛剛好
可是,《尋情歷險記》里的媒婆陳海倫女士說,她見過那么多想要得到真愛的人,都犯過同樣的錯誤,因此走了很多彎路。
那就是,他們太過相信“對的人”、太過相信 “靈魂伴侶” 了。
總覺得,只有一拍即合,一個眼神彼此就懂的愛情,才是正確的愛情;
總覺得,只要一直等,一直換,一直尋找,就一定能找到一個完美伴侶。
于是,終其一生,都很難覓得真愛。
我們內(nèi)心,總是有一種對靈魂伴侶的強(qiáng)烈渴望,深深地相信早晚會遇到這樣一個人,就像《長安十二時辰》里檀棋遇到張小敬,就像《鬼怪》里池恩倬遇見鬼怪大叔,就像《泰坦尼克號》里露絲遇到杰克……
美國的一項民意調(diào)查里,大約 75% 的人都相信,世界上的某個角落,一定有 “對的人” 等著自己。
他們的一生,就是為了找到那個人,只有找到那個人,才能讓自己的生命與靈魂更加完整。
梁啟超先生說過
“戀愛神圣為今之少年所樂道,茲事蓋可遇而不可求,況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鶻突,而得滿足得寧帖也難”。
年輕人確實都對愛情有著無限的向往與遐想,但這種事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那些多情多感之人,對愛情的幻想起伏不定,很難得到滿足與平靜。
“除我以外人人都找到對的人、找到靈魂伴侶” 的錯覺,可能是因為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
那些談戀愛越談越苦的人兒,才不會把他的辛酸故事曬給我們看的。只有談得好的神仙眷侶,才會被大家羨慕,被傳播到你我的面前。
這就造成了,我們看到的基本都是別人的甜美愛情,因而對愛情抱有更高的幻想。
是的,因為看多了影視劇、明星藝人們的愛情故事,我們常常會覺得,遇到靈魂伴侶很常見呀。
但仔細(xì)想想,如果靈魂伴侶那么容易找,為什么各大媒體還天天瘋狂宣傳呢?
可惜的是,這世界上有一條常理叫做:道理我都聽過,但我就是做不到。
看到愛情里的問題,看到彼此的分歧,然后一起探討,一起解決。這會讓兩個人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密,提升關(guān)系質(zhì)量,不斷向靈魂伴侶的方向邁進(jìn),最終 “培養(yǎng)” 出對的人。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61305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72664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9904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70198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122639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