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上次完整追國產(chǎn)劇,要算到2012年左右追甄嬛了。今天算是接近十年來,第一次完整追完一部國產(chǎn)劇。
這部劇很厲害很猛了。
我這幾年,在外面感受更多的,或者說從各個渠道聽說-體察到更多的,是上層建筑對表達的整體性censor和抑制。但從這部不完美但卻極為精彩且touching的劇來看,國人的表達和創(chuàng)造力幾乎是抑制不住的。
我驚訝的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抑制和censor,人們心中那種表達的活力似乎都在,而且因為此種活力與人性中真實-性情的一面相通,所以有時連上層都能被打通。只因人同此心。
我個人感覺,這部劇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它試圖游弋和沉浸在每個“群眾”的主觀世界中,盡可能地把他們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呈現(xiàn)出來。
這一車人,不再是“群眾”,他們被允許成為生命。
我們這些做自體心理學的知道,如果你真對他人的生活故事有好奇,有尊重,愿意去理解和描畫,你永遠永遠都不會缺少靈感和素材。
因為哪怕只有那么幾十分鐘,它也能跨越人內(nèi)心的千山萬水。
而我似乎也看到了我的來訪者們,如這部劇中的男女主角,尤其是女主那般——不斷的在傷痛的世界中循環(huán),不是因為老外心理學家們曾經(jīng)界定的“強迫性重復”,“重復病理性模式”——而是在找尋獨屬于他們自己的真相,和對過往傷痛的,一個真實的交代。
沒有什么現(xiàn)實的傷痛,不會在心靈中延續(xù);你不主動處理傷痛,傷痛就讓你在心靈的世界中無限循環(huán)。
所以我要致敬這部劇,它或許有很多不成熟,和直到結尾依然讓人不解的地方。但是它愿意把這一車人,活生生的生命娓娓道來,對群生的主體性和獨一無二性表達尊重,這也就贏得了我,一個心理學家的尊重。
或許更重要的是,它對這些生命,似還懷有一種基本的悲憫;
編劇或者導演似乎知道,人在心靈世界中進行苦難的循環(huán),其實并非自我懲罰和受虐。而是對自己有時殘破已極的生命,抱有的一種重生的希望。
誰不希望,下個循環(huán)會有不同;
誰不曾想象,或許在下個路口,我能找到屬于我的真相;
誰又不曾期待,在下次災難和破碎來臨之前,我能在這修羅場般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無限循環(huán)的意義。
這些,是要在心靈世界中走過一些“循環(huán)”的人,才能有的閱歷和了悟。
所以感謝這部劇替我和我的來訪,道出了一些內(nèi)心世界中的事實,讓他們和我,可以因此找到一些relief,哪怕是用隱喻的方式。
這就是意義。
別忘了追尋意義。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550743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3114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8386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1003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86096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