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纏在一起的凌亂的耳機線,打開從未使用過的隨機模式,熟悉的前奏響起,我望了一眼在中央轉(zhuǎn)動著的專輯封面,是《紅玫瑰》。指腹輕輕擦過這本書的封面,一片熾紅色映入眼簾,像那怒放的玫瑰燃燒在盛夏一般。翻到昨天未讀完的故事,好巧,也是《紅玫瑰與白玫瑰》?!叭⒘思t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p>
讀到此處,我沉思片刻,但下一秒耳機里播放的歌曲便給了我答案:“得不到的永遠(yuǎn)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p>
像故事里的主人公振保,與朋友的妻子同住一個屋檐下難免會起私心雜念,本應(yīng)該避開她的誘惑,可他卻像面對潘多拉魔盒的小女孩一樣,“不禁不為,愈禁愈為”,明知是錯誤的可偏要一錯再錯,只因什么呢,只因她像他的紅玫瑰,那嬌艷似火,無時無刻不挑逗著他的心。更何況,這是朵莖上帶刺的紅玫瑰。雖然紅玫瑰的刺像是在宣示著什么禁令,但是他可不管什么危險,一心只想品嘗那摘得紅玫瑰的刺激。也許他并非真正那么狂熱地喜愛那朵紅玫瑰,只不過是自己得不到的罷了。
已經(jīng)記不得自己是何時將這首歌添加至我喜歡的歌單中了,大概那時已經(jīng)對我的心跡有著朦朧的了解了。三歲時艷羨著放在透明櫥窗里的巨型玩具熊,每每路過都要停下來觀望片刻,眼底迫切的渴望滿到都要溢出來。后來那只熊好像成為了我的生日禮物,忘記了是哪一歲的生日,可卻從未忘記過收到這毛絨玩具的心情,先前的渴望和期待全化作了今日的無感。那濃厚的興趣像我傾倒在地上的一杯水,無法再撿拾起來,只能呆呆地望著,任它流向遠(yuǎn)方。四歲時,朝著買了一大包牛角包的媽媽大喊大叫,明明是自己口口聲聲說要吃的,可是卻在將它拿到手上的一瞬突然改了主意——我不要吃牛角包,我喜歡吃奶油蛋糕卷。
回望我兒時這些稚拙的行為,時常引人發(fā)笑,可仔細(xì)想想,這不正是一種「潘多拉效應(yīng)」嗎。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我們便越想得到。期盼的欲望在這顆熾熱的心中晃呀晃,使眼前的事物也像是被變了戲法一樣,幻化出誘人的魔力。哪有什么魔力,只不過是你的內(nèi)心在作祟。
我們這一生都好像一直奔波在路上,追求著那些不曾屬于我們的東西。兒時會做摘星星撈月亮的夢,到了長大也終會深陷一次盛大的單戀。我們對事物的喜歡之所以會強烈到勝過所擁有的一切的地步,也許并非是事物的本質(zhì)有多么優(yōu)良,而是我們的欲望為它們罩上了一襲華美的袍,使之看起來格外的誘人,也情不自禁地困在追逐的謎團(tuán)中。
一曲聽罷,也是時候該打碎自己手塑的幻象了。這一拳,將那所謂的潘多拉效應(yīng)擊了個粉碎。跳出欲望的圍墻,撥開覆蓋在眼前的迷霧,客觀地分析事物的本質(zhì),才是當(dāng)下我們需要耐心考慮的事情。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31721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83638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7404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69814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76166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