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交流是人們很重要的一項才能,但有些朋友卻不敢交流,張不開嘴,這可能是缺乏口才技巧的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害羞心理而導致自己難以開口。一與人交流自己就過度緊張,不知說什么好。久而久之我們害怕與人交流,恐懼社交,那么我們怎樣克服社交恐懼癥?擺脫害羞心理呢?下面就教你克服害羞心理的八個技巧,趕快來學習吧!

根據(jù)斯坦福大學曾經(jīng)做過的一次調(diào)查,在隨機抽樣的一萬多名成年人當中,大約有4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害羞心理,男女數(shù)量基本持平。
換言之,不管你年紀多大,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著某程度的羞怯心理。只不過有些人表現(xiàn)得更為嚴重,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這時才需要特別注意。
害羞心理的產(chǎn)生,一般有三個方面:
第一,由于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從而引起自身感應性的反應。人在青春期,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發(fā)育得最旺盛,激素分泌開始增多,外界的刺激會打破體內(nèi)的平衡,導致我們很容易就變得緊張和膽怯。臉紅、冒汗、心慌等癥狀,都屬于這種感應性的反應。
第二,自卑心理造成。容易害羞的人,往往都屬于沒什么自信的人,特別害怕把自己暴露在人群之中,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沒能力,害怕說錯話,做錯事,于是就慢慢形成了膽小羞怯的思想。
第三,被成長的環(huán)境所影響。如果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諸如童年時期或者少年時期,曾經(jīng)受到過他人的責罵、嘲笑、批評甚至戲弄,心里就會形成陰影,以后進入類似的環(huán)境或者陌生的環(huán)境的時候,潛意識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用一種較為低調(diào)隱蔽的姿態(tài),從環(huán)境當中“隱身”起來,免得被別人發(fā)現(xiàn),而受到傷害。
所以,克服害羞的心理,你才能夠接觸到更廣闊的世界,讓自己更加勇敢的去把握值得把握的人和事。

更新日志
1、選擇跟積極的人呆在一起
你經(jīng)常呆在一個充滿負面語言的環(huán)境當中,你想克服害羞,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你還沒開始,別人的語言就已經(jīng)打敗了你。
相反,假如你跟一些積極向上的人呆在一起,那么在他們正面的態(tài)度感染之下,你也會因此放開自己。
而且,一些心態(tài)積極的人,會帶領你走出固有的圈子,讓你感受更廣闊的世界,接觸不同的人和事。當你的心胸因此慢慢開闊起來,不再自我封閉,你害羞的思想也就會慢慢消失。
選擇一個好的圈子,交往一些好的朋友,會讓你更快擺脫害羞。
當然,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條件去認識新的朋友。所以,學會擴大你的生活圈子,就是讓你成長的最好選擇。

2、擴大你的生活圈子
重復留在固有圈子里面,你很難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相反,假如你能夠做一些陌生的事情,一些你之前從未做過的事情(前提是好事),挑戰(zhàn)一下自己,你就有了面對不同環(huán)境的底氣,你也就不會容易感到害羞了。
例如你不會開車,然后去駕校學習駕駛,當你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你就積累很多不同的新鮮經(jīng)歷。這些經(jīng)歷,在某些時候說不定就給予你的心理,提供意想不到的幫助。
把自己局限在一個狹小的范圍里面生活,你的世界就只有井底看到的天空這么大。當生活被限制在一個小圈子里,到頭來你就什么事都不敢去做了,反而會加深你的害羞。
所以,如果你呆在一個新的地方,做一些陌生的事,感覺不太舒服,沒關系,盡量去感受這種感覺,體會它帶給你的“酸甜苦辣”。
這種讓你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的感覺,就是你成長的助燃劑。這是一種對自己的挑戰(zhàn),克服它,你就獲得成長。

3、不要忽略潛意識的影響
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說過一句話:無論你認為自己行還是不行,你都絕對是正確的。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你一直想著自己是什么,你自己就以想著那樣子去行動。一個運動員,上場之前不斷跟自己說“我一定比不過其他人”,“我一定不會拿到獎牌”,“我這么差一定會做不好”,那么其結(jié)果,大腦就無法發(fā)揮出他應有的能力,贏得比賽。
積極暗示自己,并不一定讓你贏得比賽。而是你的負面的思維,會影響到你的肌肉記憶。我們很多行為舉止,都是在思維的長期作用下,而慢慢發(fā)展成當前這種行動模式的。
為什么很多人容易臉紅?就是已經(jīng)習慣在心里給自己暗示“我沒有足夠自信”,“我肯定演砸”,“做不好肯定會被取笑”等等,于是當不好的情況一旦出現(xiàn),手足無措之下,自然就臉紅起來了。
長期積累下來的心理暗示,讓潛意識已經(jīng)默認你的害羞表現(xiàn),不管外界是什么情況,你都沒有采取正確的姿態(tài)去應對,那最終身處任何場合,你都表現(xiàn)出害羞的癥狀。你就是你自己所認為的那樣子。
所以,克服害羞,你就要用一個新的姿態(tài)去面對生活。除了每天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鼓勵自己,你還需要想象自己,能夠以一種自信大膽的樣子去與他人社交。透過在腦海中給自己塑造出一個不害羞的樣子,然后用自信正確的行動去表現(xiàn)出來。
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慢慢擺脫害羞。

4、事情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嚴重
害羞的人,通常都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的人。無論跟誰說話,或者去做些什么事,總會把事情想象得很嚴重。
問自己一個問題,你跟別人聊天,一旦聊的不好,最嚴重的后果是什么?別人會殺了你嗎?還是會廣而告之地取笑你?
并沒有。
除非你說了一些不尊重他人的話語,做了一些不符合常理的事情,那么別人才有可能拿起手機把你的囧樣拍下來。否則,別人壓根不會記住你不好的表現(xiàn)。
這也說明了,只要你對別人保持一個尊重的態(tài)度,行為舉止合符常理,那么無論你怎么說,怎么開玩笑,都不會有什么不好的后果;說不定,你這種放開懷抱的做法,會更容易跟別人打成一片。

5、比之前的固定做法多做一步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適應一個新的環(huán)境,結(jié)交一些新的朋友,并不會一下子就讓你就擺脫害羞,你需要一步一步去改變。
現(xiàn)在讓你進去一個新的環(huán)境里,或者一下子讓你在100個人面前侃侃而談,相信對你來說肯定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這并不代表,你不能去做。你可以從身邊那些接觸到的環(huán)境和人入手鍛煉。這個鍛煉,你只需要多做一步就好。
例如你以前吃飯,只點了自己喜歡吃的菜,從來沒有問過服務員有什么好吃的推薦。那么現(xiàn)在,你就多做一步,詳細問一問餐廳的服務員,比較好吃的有哪些,以此來開始鍛煉自己的膽量。
或者之前你拿快遞,拿完就算了。而現(xiàn)在,你就多做一步,刻意詢問對方,寄件方面的操作和流程,或者關心一下對方工作的辛苦程度等等,都是一種不錯的鍛煉方式。
也就是說,把你以前不曾做過的事情,先邁開一步去做。你不用做得太多,只需要比你曾經(jīng)固定的做法,多做一步,多走一步就行了。
有了這一步,你就隨之得到相應的感受。當你知道這個感受并不會帶給你什么不好的結(jié)果,你就可以繼續(xù)多做兩步、三步,甚至很多步了。

6、清除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
害羞的人,某程度上心里都是非常自傲的,很愛面子,生怕自己說錯一點點而被別人笑一笑,就感受到自尊的受損。
為什么這樣?因為他們會過分關注自己,而忽略了應該怎么跟外界保持良好的關系。
自信的人,會更關注自己和外界如何形成良好的互動,而害羞或者自卑的人,卻更關注自己會怎么表現(xiàn):到底是以一個完美的形象示人,還是應該保持沉默,少說話,免得露餡呢?這是他們想得最多的事情。
想一想,如果你是一個容易害羞的人,是不是經(jīng)常以自我為中心呢?時時刻刻都在心里問自己:萬一別人不喜歡我怎么辦?我應該怎么做,才不會引起別人的關注呢?
為什么別人要關注你?坐在角落,什么都不說,什么都不做,就有人關注你了?而且一旦真的沒有人理他們,他們就會感到失落。
這就自我為中心了。
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真正的做法,就是主動打招呼,主動跟別人聊天,主動表現(xiàn)自己,只有這樣,你才會忘記自己的害羞,建立正確的心態(tài)。

7、學會一個人面對生活
害羞的人,很容易有人群恐懼癥。稍微人一多,就渾身不對勁了,恨不得想立刻逃離現(xiàn)場。所以他們寧愿呆在家里,哪里也不去,什么事也不去做。
問題是,這樣的自己,壓根不會有機會克服害羞。
試著一個人外出。一個人去飯館吃飯,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購物。自信的人,大多數(shù)都敢于獨來獨往做事的。
不要擔心你一個人出外會被別人怎么看,放心,你不是名人,沒有人會關注你的,做好自己的事情,該怎樣就怎樣,一切順其自然就行了。

8、保持閱讀的習慣
讀書可以增長我們的認知,提高我們的能力,這也是一種克服害羞的好途徑。
從書籍當中汲取養(yǎng)分,彌補生活上無法接觸的部分,你就能夠增加自己的信心。無論是什么類型的書,找到感興趣的范疇,然后認真學習,你的思想,看法,態(tài)度,都會潛移默化發(fā)生改變。
尤其閱讀一些關于如何提高自信心的書籍,或者讀一些能夠讓你深入了解自己心理和思想的著作,你會更加能夠客觀的評價自己,從而克服害羞心理。
盡管克服害羞雖然需要一定時間,但你依然可以做到,也能夠做好。它需要你的社交技巧,正確的態(tài)度,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變得自信與豁達會使你的生活比現(xiàn)在好得很多,現(xiàn)在就去行動吧,不要拖延!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33855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3975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88798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63545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7110722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