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結(jié)論,實驗過程附后。
拖延癥,其實可以換一種稱呼:為什么我不能堅持做一件事情,或者為什么我有那么多非關(guān)鍵事情纏身而且無法做完?
這是拖延癥的兩種主要表現(xiàn)形式:
1、主線任務一直無法堅持下去。
2、主線任務做的還行,但有很多我答應的、應該我做的非主線任務,但我卻無法去完成。
根據(jù)胖胖老師的實驗總結(jié),主要有如下影響因素:
1、心不靜,或貪欲,或恐懼,或仇恨,或燥郁,或執(zhí)念,在這種情況之下,堅持一件事的時候,最需要內(nèi)心的平靜,但這些雜念會嚴重干擾內(nèi)心的平靜。
一個典型的例子,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其模式和拖延癥類似,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心中有事。所以,作為家長管理孩子,要切記不要無中生事,讓孩子的情緒經(jīng)常波動。也不要讓一些非必要的事長期化深刻化,同時要讓小孩學會適當?shù)奶幚戆l(fā)泄自己的情緒。
如王陽明所言,既要有喜怒哀樂未發(fā)之中,亦要有喜怒哀樂已發(fā)之中。也如《大學》所言:“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憤懣,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彼?,拖延癥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心必有事焉!
2、氛圍不合適。
人都是受環(huán)境影響的,如果需要堅持做一件事,但周圍的各項氛圍都是干擾的負面的阻力,這個堅持,一般情況,很難持續(xù)。典型的例子還是中學生的學習,氛圍不好時,就是有潛質(zhì)的同學,更大概率的也是沉淪。
在這方面,如果我們想堅持一件事情,最好這件事情與當下的氛圍是協(xié)調(diào)的,互助的,而不是互相沖突的。在這里,很多人認為積極的氛圍是最合適的,但也有例外,即積極的氛圍給當事人造成的影響是消極的,比如,中學生中最常見的名校借讀生和強班插班生,如果一個同學基礎較弱,心理處理能力偏弱,在插班或者借讀之后成績更退步了。
再深入的講,你打算要堅持的事情,與自己當下的能力和環(huán)境要配稱,否則,很有可能又是個拖延癥案例?!吨杏埂酚醒裕骸八馗毁F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p>
3、草率的做出決定去做一件事,沒有仔細思考這個事到底該怎么做,會有什么阻力,需要什么先決條件,自己沒有做好心理應對,也沒有做好技能應對。
這時候要么事情堅持不下去,要么初期開展的磕磕碰碰,后面有所得時才能真正的堅持下去。更有些時候,我們答應要做的事情,根本不是主業(yè),或者是貪欲或者是面子等等讓我們草率決定,這時候,拖延癥反倒是一種自我救贖,我們自己的心理原本就不能承受做這些事情,拖延癥給了一個借口不去做這些事情,這時候的拖延癥,并不是嚴重問題,甚至不是問題,它更多的是“答應要做事但身體和心理并不愿意行動”這個矛盾沖突的心理緩和的產(chǎn)物。此時的拖延癥,更多的是一種享受,它抹平了心里貪欲和身體務實之間的鴻溝,讓兩者不至于有嚴重的分裂錯亂。
4、在堅持一個事情的時候,用了錯誤的評價指標,很多時候是用自己最巔峰的狀態(tài)同當下的表現(xiàn)對比,認為當下做的非常不合格。
這時候會有較強的挫敗感,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所以,堅持一件事的時候,要正確認知,能堅持就是勝利,而不是非要一直以最巔峰的標準,非要以最優(yōu)秀的表現(xiàn)來作為合格的標志。
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另外一種延伸理解:即使最普通的堅持,我們也很難持續(xù),因為:我太難了!那怎么辦?放棄,則又是拖延癥。這時候可以不放棄,可以適當?shù)慕档椭笜?,降低到自己能夠堅持的強度,但心里要明白,這是暫時的,待到體力或者心理恢復后,要盡快調(diào)整到合格狀態(tài)。這種堅持,如古人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有些時候,難得糊涂,但糊涂只是一個瞬間,而不是整個過程,更不是結(jié)果。首要原則還是能夠堅持下去。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5、過早在意結(jié)果或者過分關(guān)注于外部的評價,過早的在意結(jié)果,會讓我們更加急躁,心不靜。過分關(guān)注外部的評價,要么挫折感過重,要么優(yōu)越感過強,都會導致內(nèi)心的失衡。真正的堅持,需要收縮自己的,將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事情上,而不是放在外人和評價和對結(jié)果的幻想上,心不逐于物。
綜上所述,所謂拖延癥,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不是拖延癥,是好事,是我們對社會的適應,是我們對自己不妥當行為的矯正。而有的,要么是目標錯誤,要么是沒有自知之明,要么是心不靜,要么是用了錯誤的方式方法。但它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整個實驗及推理過程附后:
拖延癥的治療,首都醫(yī)科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楊鳳池老先生提出一個動作,堅持三十分鐘即可解決拖延癥:站立姿態(tài),雙手平舉胸前,堅持三十分鐘。
恰好胖胖老師當時正是拖延癥晚期患者,遂以自我為實驗對象,整個實驗時間七天,最后有諸多心得,相信對拖延癥患者會有所啟發(fā)。
楊老師提出的站立姿態(tài)雙手平舉,與我所創(chuàng)立的中學生自制力訓練動作類似,于是便以我們平時的自制力訓練動作替代楊老師的建議動作:該自制力訓練動作糅合太極拳混元樁、深呼吸冥想放松法和肌肉收緊放松訓練法。
第一天,第一次開始該動作,三分鐘既感覺煩躁,無心堅持,遂作罷。一個小時后再開始,兩分鐘又覺煩躁。當日停止不再訓練。
反思:世人所謂拖延癥,我們平時根本沒有思考怎么去做這件事,怎么去堅持,根本沒有培養(yǎng)過做這件事的習慣和理念,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和身體準備就給自己下了指令去做事。
第二日,感覺需要有人做伴或者監(jiān)督,軟磨硬泡央求家中領(lǐng)導一起堅持。開始后,注意力在領(lǐng)導身上,五分鐘,領(lǐng)導感覺難以堅持放棄,我又多堅持了兩分鐘,覺得領(lǐng)導放棄了,我再做下去也沒意思,也放棄。片刻后領(lǐng)導同意監(jiān)督我,我重新開始。堅持五分鐘不顧領(lǐng)導的勸阻、鼓勵和威脅,感覺沒意思,遂又作罷。
反思:做事氛圍很重要,氛圍不合適,很難堅持,即使氛圍合適,但氛圍沒有給自己形成積極動力和約束,也很難堅持。
第三日,自己獨立開始訓練,經(jīng)歷之前兩次教訓,遂多次告誡自己要堅持。這次明顯比之前時間長了很多,在堅持很久之后,想看一下手機站了多久,還需要多久,打算看了以后繼續(xù)堅持剩下的時間,遂收工看手機計時,十二分鐘,然后。。。。。。后面的就不想堅持了。又作罷。
反思:當我們堅持做一個事情時,有時會過分在意這個事情到底做的怎么樣了,別人如何評價,或者想過早看到結(jié)果,這些不淡定的想法大概率會毀掉所堅持的事情。
第四日,堅持的比較順利,不看時間,偶爾手機上有短信微信提示音,比較好奇想去看看,但告誡自己不慌不急,堅持當下!同時通過計算深呼吸次數(shù)來略估時間。在十五分鐘以后,發(fā)生如下事情:腦海中不停的涌現(xiàn)以前的一些不愉快、煩躁、壓力、誘惑等等,而且腦海中出現(xiàn)這些的時候,同時另一個念頭跳出來:太難了,太過分了,哎我怎么人生這么累,太沒意思了,算了,不站了。幸好又不停的告誡自己要堅持!最后堅持到底,第一次通關(guān)。
反思:曾經(jīng)的負面情緒或者親人朋友等制造了過多的雜亂信息,會嚴重影響一個人堅持做事的狀態(tài)。一言以概之,心靜很重要。
第五日,因為之前堅持成功了,今日堅持比較順利,但遇到兩個問題。該動作有個最佳姿勢,很累但效果最好,堅持時我曾捕捉到最佳狀態(tài)的感覺,但持續(xù)不久。在后續(xù)堅持中,曾動過自我否定的念頭,感覺和巔峰狀態(tài)比,現(xiàn)在這個姿勢太low了,是不是自己這樣堅持沒什么意義。然后又告誡自己堅持堅持再堅持!另一個問題是,有個時間段實在堅持不住了,真的堅持不住了,遂偷懶偷工減料了一下,調(diào)整一下動作,待恢復后馬上又堅持下去。
反思:很多時候我們總喜歡用我們最巔峰的狀態(tài)來評價當下,然后就會有挫敗感,影響堅持。另外一個是,堅持一件事,很難做到從始至終全是最佳狀態(tài),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可以適當放松,但要盡快恢復正常。
第六日第七日,均堅持到底。很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拖延癥真的沒了,首先,當時腦海中沒有太多躊躇猶豫糾結(jié)的念頭,幾乎所有事情做或不做,都會當下立斷,然后該做的去做,其次,有些事情,就是平時加重我們拖延癥感覺的那些非必須但又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現(xiàn)在不做的話,大腦會完全不會過多在意這些糾結(jié)愧疚的感覺,或者說,根本就不會有這些感覺產(chǎn)生了。
這肯定是與這半小時的訓練有關(guān),到底關(guān)聯(lián)在哪里?我悟了一下,得出這個結(jié)論:半小時訓練的時候,我們體內(nèi)或者說我們神經(jīng)感知中存在的躁性、不耐煩、過分優(yōu)柔寡斷、在根本不值得的事情上多愁善感、等等缺點都被我們的本性慢慢的消滅了,這時候,現(xiàn)實的影響就是,我們更清晰更決斷同時情感也不再留戀不值得的事情,既放掉了沒意義的事情,之前沒做的讓我們很苦惱的沒意義的事情又毫不在乎了。如斷舍離。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70327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01105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5875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5514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082273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