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來訪者帶著滿肚子的委屈和苦水,甚至整個大半生的辛酸故事進入咨詢室,非常強烈的傾訴欲,說個不停,一邊控訴著種種自己遭受的不公平、不合理對待的細枝末節(jié),一邊陷入滿滿的委屈(或憤怒等)情緒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收集必要信息進行評估,或為了幫助來訪者恢復理智以進行更有效的干預和引導,適時的打斷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怎樣的打斷才是有效的?讓來訪者不僅僅是停下來,而且還能放下或克制住情緒,有效地回到咨詢的主題(或目標)中來?
蔣蔚教授在一起找專家督導訪談中,為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訪談中來訪者講述著結婚20年來的婆媳矛盾,帶著委屈和抱怨陷入細節(jié),很有停不下來的趨勢。
蔣蔚教授在這里用了連續(xù)的“你后來(一共)跟婆婆一起生活了多長時間”,作為插入和打斷來訪者敘述的語言。今天就帶大家來拆解一下,蔣蔚教授的打斷我們可以如何學習和借鑒。
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堅定地介入談話,而不是讓對方一個人訴說。
1. 時間(或數(shù)字)作為切入點,數(shù)據(jù)是大腦邏輯處理的部分,當一個人調用邏輯處理時,情緒大腦的工作就會減弱;
2. 請來訪者用一個總結、概述的方式來描述該事件的某個事實,可以把來訪者拉到第三方客觀視角跳出來審視這個事件,也就意味著站在理性視角,與情緒保持一定距離;
3. 封閉式提問,需要來訪者給出清晰答案,當來訪者不能清晰回答時,再次詢問和確認就是很自然的結果,即可以把來訪者一個人訴說的獨角戲,自然地變成兩個人的對話和討論,又能盡可能規(guī)避阻抗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帶動談話方向;
4. 語氣堅定,句式簡單,音量適當調高,從非語言信息層面?zhèn)鬟f出影響力。
明確告訴來訪者,我們無法在你傾訴的這件事情上停留太多時間,告知時間有限,有更重要的目標要共同完成。
1. 這樣說,再一次將來訪者的注意力拉回到理性、中立、當下今天與咨詢師的對話中來;
2. 讓來訪者理解,這樣的打斷和不停留,是出于為來訪者的福祉、有效解決來訪者的問題考慮,并不是否定或不接納TA的情緒。
雖然不停留,但在轉入下一個話題之前,仍然對來訪者剛才敘述的內容進行充分總結,并肯定這個事件對來訪者的重要性,傳遞出咨詢師對來訪者的尊重、理解、關心和共情。
針對蔣蔚教授幾分鐘的訪談,我拆解出以上幾點關鍵要素,希望幫助大家理解和感受打斷的藝術。來訪者有積累很久的負面情緒需要宣泄、需要被理解,所以在打斷的過程中,我們?yōu)閬碓L者植入理性的同時,也要讓TA感受到TA的情感是被充分尊重和重視的。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484541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0912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3109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42855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81602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