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因為喜歡,所以反常。因為愛,所以自卑。
校園里的暗戀總是藏在迎面走來的余光里,藏在草稿紙上下意識寫下的一個個名字里,藏在上交的作業(yè)本也要挨著放的小心思里;總是覺得喜歡的人站在光里,與光同塵,光而不耀,而自己是被光照亮的一顆顆細小的塵埃顆粒。對方好像總是那么耀眼,而自己渾身都是缺點,感覺配不上對方,感到自卑感彌漫。
喜歡第一個人第一反應是自卑,這可以是個肯定句。
01、光環(huán)效應
光環(huán)效應也被稱為暈輪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凱利提出。指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蓋了其他特征,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此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
當我們對某個人有了初步印象之后,認知上往往會無意識地采用先入為主。對一個人產生了好感,就會認為他的其他品質也都同樣美好,當某個品質被證實之后,就會更加感知不到對方缺點的存在?!扒槿搜劾锍鑫魇贝蟾啪褪沁@個樣子。當我們處在光環(huán)效應的影響當中,就會認為對方什么都好,別人指出對方的缺點,可能也會被我們認為是無關緊要的小事。這也就是說,為什么在感情里永遠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旁人置身事外,才能更加客觀地評判。
我們有了喜歡的人之后,這種光環(huán)效應會將他身上的美好特質放大范圍,提高濃度。而人通常都是或多或少會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在無意識的對比之后,就會更加顯著。自己與自己“認識及相處”的年份是最久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自己最了解自己,也明白自己的優(yōu)缺點所在之處。遇見喜歡的人,總會下意識地去衡量彼此之間的適配度,從內外都要均衡比較一番,對自己相對嚴苛,而對他人的印象卻籠罩在光環(huán)效應之下,對比之下的差別更為明顯。你的愛在受限的了解之中給了對方光環(huán)和濾鏡,而對于自己的缺陷又一清二楚,所以對方的形象在你心中高大且偉岸。
“像我這樣同月亮般清冷的人,遇見路燈,都會以為是光輝燦爛的太陽?!?/span>
02、自卑情節(jié)
阿蘭·德波頓說過這樣一句話:你越不喜歡一個人,你越能夠信心百倍,輕而易舉的吸引他。強烈的欲望使人喪失了愛情游戲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漫不經心,你如被人吸引,就會產生自卑情結,因為我們總是想把最完美的品質賦予我們深愛的人。
當我們將自己所認為的美好的品質都與心愛之人配對,自己的缺點更顯得相形見絀,這時自卑就如同天平中的一端,無限失衡。
將自卑感轉換是我們能做的,最好的方式。
如果只是暗戀對方,那就學習對方的美好品質,成為同他一樣明亮的人。
如果和對方已成了伴侶,就要肯定自身的價值,進入親密關系的兩個人都處于被愛的地位;欣賞對方的同時,也要肯定對方的欣賞。
喜歡一個人的第一反應是自卑嗎?是。
但良性的愛,能以自卑感為動力,讓我們更加明媚。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60947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81772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7849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58925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726797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