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xiàn)在的年輕人而言,合群不過就是一群相似的人聚在一起,通過某種手段互相聯(lián)系,彼此間進行交流,社交軟件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交流確實很好,我們可以針對某一現(xiàn)象進行討論,交換不同的觀點,從而拓寬自己的思路一但這樣的交流者又有多少?恰如伏爾泰所言:“來來去去,世間愚蠢又邪惡。”
縱觀古今,不同時代都有一個共同點—愚者們總是占了壓倒性的大多數,而這種情形只會周而復始持續(xù)下去?,F(xiàn)在人所謂的“合群”,真的是宏觀意義上的合群,是思路觀點的交換,是純粹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而不是一直重復某些枯燥語言的交流么?當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將時間一分一秒地花在隨大流、追熱點、逞能斗氣、不干實事時,人生就會像一架壞掉的機器,創(chuàng)造不出優(yōu)質的產品。
有時候我會覺得“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真的是一個太過殘忍的道理。頭腦空洞、想象力貧瘠、精神空虛的人通常跟與自己相似的人為伍,他們聚在一起進行消遣娛樂,享受感官的樂趣與低級粗俗的消遣;他們縱情感官享受,最后以荒唐告終。這種渾渾噩噩的人生,不過是在追求一個可笑又浮夸的結局而已。長時間沉迷在社交軟件、游戲、短視頻里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會逐漸忘記自己娛樂的目的——你進行娛樂活動的本意是為了讓自己休息一下,以此來調整心態(tài),釋放壓力,好在日后更好地進行學習生活。若是你忘記了自己本來的目的,你就會在其中付出巨大的精力和心血,玩到最后精疲力盡,心態(tài)爆炸的同時還累得不行。
盡管如此,我仍愿意做個合群的人,因為人生就是一個學習如何與他人交流的過程。我愿意合群,但我仍有著身為獨立個體的自覺——跟大多數人交往時,我總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個維度,我很難找到一個像我一樣的人,所以有時候我會沉默。我不怕自己在人群中沉默,我怕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擔心會變的像某些人一樣,醉心于憤恨與狂歡,過著淺薄、空虛的生活,終日沉浸在自己的白日夢里,不去讀書,不去思考,學不會傾聽和寬容。有些人認為不合群的理由是成長,認為成長使人冷漠而又現(xiàn)實,對于這種觀點,我并不贊同。羅曼·羅蘭曾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成長應該是越來越能接受現(xiàn)實,而不是變得越來越現(xiàn)實。越來越冷漠并不是成長,成長應該是變溫柔,對全世界溫柔。
生命不過是溫柔的瘋狂,眼底一片海,我卻不肯藍。比起合群,我更喜歡彼此之間的理解,它代表著,我愿意嘗試走進你的世界,接待你生活的不如意,看著你閃光的時刻,也不怕觸及人性最深的暗角——就好像是你獨自蹲在一個陰暗的角落,百般無聊時突然有個人闖入了你的視野,他提著燈,向你問道:“我可以坐在你旁邊嗎?”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488627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7592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1429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7365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09845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