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央視播出了一部紀錄片叫《翻山涉水上學路》,這部紀錄片記錄了世界各地孩子們的上學之路。
播出后好評如潮,迄今為止,豆瓣上網(wǎng)友們給出了9.6分的高分。
六年之后,這部神作的第二部正式上線,繼續(xù)之前的故事,講述了世界各個角落,冒著生命危險求學的孩子的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讓人震撼。
伴隨著孤獨的鏡頭,我們看到了孩子們在上學路上面對的艱難,危險,甚至死亡。
01
與動物同行,和生命賽跑
莫斯卡的媽媽最近憂心忡忡,她幾次叮囑兒子要注意大象。聽起來媽媽的擔心有些多余,但其實不是的。
因為在不久之前,村子里一名成年男子死在了大象的腳下。
莫斯卡的家住在肯尼亞東部的小村,在非洲,動物的比例要遠高于人。住在這里,可能隨時隨地處在危險中。
相比于其他人,年僅8歲的莫斯卡每天面臨的危險要更多,因為他要上學。
莫斯卡的家離學校十幾公里,為了趕在上課之前到到達學校,每天天剛亮,莫斯卡就要出發(fā)。
學校和莫斯卡住的村子橫跨了一片草原,草原上住著的是形形色色的動物。
和中國孩子們看到動物喜悅的心情不一樣,莫斯卡的心情大多數(shù)時候是沉重的。
像媽媽擔心的一樣,莫斯卡每天都要偶遇兩三次象群,成群結(jié)伴的大象可并不溫順,看到他們需要馬上繞開。
大象并不是唯一會要了他命的動物,還有犀牛,鬣狗,獅子等等等等。
學校不大,老師們會在校門口迎接每一位到來的學生,當上課的時間到了,老師會清點沒有到的學生。
每當這個時候,老師的表情都嚴肅且痛苦。
他告訴攝影師,在我們這里,如果有一個學生遲到,那他可能永遠都不會來了。
02
越過湍急的河流,和死神對話
在尼泊爾,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每天都要經(jīng)過一條危險的上學路,而這條路,卻不是真正的路。
他們每天上學都要經(jīng)過一條會吃人的河。
這條河水流湍急,哪怕水性再好,跌落下去也絕無生還的可能。
過河的唯一工具是一條鋼索和鐵筐,孩子們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年紀小一點的孩子坐在筐里。
而大一點的孩子,則需要站在鋼索上推鐵筐。
這些孩子不僅時刻面臨著繩索斷裂的危險,更要注意破損的鐵筐。一旦被劃傷手,隨時有感染破傷風的危險。
在醫(yī)療并不發(fā)達的尼泊爾,感染破傷風,幾乎就意味著丟掉性命。
鋼索上銹跡斑斑,沒有人知道鋼索什么時候會斷,也沒有人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掉下去。
03
讓人恐懼的,不只有鱷魚
和尼泊爾的孩子一樣,尼加拉瓜孩子的上學路也是一條河,她們上學的工具,是一條接近損壞的獨木舟。
每天上學前,孩子們都要先把水從獨木舟里舀出來,然后才能推動船槳開始上路。
9歲的大姐和船槳差不多高,7歲的妹妹比船槳還要矮半個頭。
而5歲的小妹,因為實在沒辦法劃槳,只能幫忙把漏到船里的水潑出去。
雨林中最盛產(chǎn)的就是各種毒物,有時候蛇或是不明種類的蜘蛛會掉進船里。
這時候大姐總會首當其沖把它們?nèi)酉麓阃鶗参矿@慌失措的小妹。
其實二姐也很害怕,她最害怕的動物是鱷魚,她說自己總會在夢中驚醒,她怕有一天自己落下水成為鱷魚的美餐。
這條路雖然困難,可三姐妹還是盡量按時到達學校,可世事往往不盡如人意。
這條上學路,三姐們?nèi)币徊豢?,一旦有一個人生病了,所有人都必須要留在家中。
04
我們習以為常的,對他們來說卻是奢求
在中國,父母們會在早餐為孩子們準備牛奶,這是長身體的孩子們最需要的營養(yǎng)。
肯尼亞的孩子們也一樣是牛奶,不過和中國孩子不一樣的是,他的早餐是"最新鮮的牛奶"。
每天上學之前,莫斯卡都會鉆到母牛的身子底下,猛吸幾口。
未經(jīng)處理的牛奶含有各種細菌,莫斯卡也經(jīng)常會鬧肚子,可對他來說,這就是最好的早餐了。
其他地方的孩子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的孩子們的早餐是各種蟲子。
吃完這些,他們就要出發(fā)去100公里以外的學校。
鏡頭里并沒有詳細的說明每一個孩子的早餐是什么,對他們而言,或許貧困的父母并沒有多余的金錢,再給他們準備早餐了。
家長們大多知曉這段路程上存在的危險,可是他們很少會去阻止孩子去上學,相反更多的是去鼓勵。
一位家長說:雖然路上很危險,但這會讓我的孩子更堅強。我把他的命運交給神靈,除此之外,無能為力…
05
生命的幸福感,源于對未來的希望
其實父母們非常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知道如果孩子不抓住這唯一的機會,可能一輩子的生活,都只能重復他們的老路,甚至變得更差——因為自然資源越來越匱乏。
莫斯卡的和兄弟姐妹們擠在破舊不堪的土房子中,非洲的夏季總是會有暴雨,很多時候一場雨下完,家就不存在了。
當孩子們被問到為什么要學習時,有的孩子說想成為醫(yī)生為村民治病,有的孩子說想成為一個藝術家。
還有很多孩子的故事,每一個都不同,每一個都震撼人心。
為了上學,為了求知,這些孩子和他們的家庭,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上學,在我們這個社會的人看來,已經(jīng)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甚至不少孩子覺得上學很苦,根本不愿意上學。
但是對于這些苦苦求學的孩子來說,習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他們唯一可以變得和父母"不一樣"的機會。
他們的世界中,最缺少的不是食物、金錢,而是機會。
為了這一些機會,他們能夠忍受所有艱苦,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價。
生命的幸福感不全在于物質(zhì)多寡,而在于是否擁有對未來的希望,在于是否能在自己的生命里,尋找到一些意義感。如果能,哪怕是最貧瘠的人生,也可以變得豐盛。
這些故事雖然發(fā)生在距離我們很遙遠的地方,但是看看這些孩子的故事,再來反觀自己的世界,更能看清自己擁有卻一直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
這部紀錄片老少皆宜,建議能和孩子一起看。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43419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49599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706422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0986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83687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