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人們對于心理學越來越好奇,也有更多的人獲得了心理學的幫助,其實很多人做過的各種心理測試或者趣味測試都是有心理學的影子,是不是曾經(jīng)感慨過一些心理測試很準?里面有很多心理學的知識,很多人研究人與心理學的關系,甚至發(fā)出過心理學在解釋我們,還是我們在解釋心理學這樣的聲音!
前些天看了本書,書名叫《色彩心理學》。讀完之后,個人感覺跟樂嘉寫的《色眼識人》略有不同,但。書中提到的一個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講的是快餐店裝修成紅色的可以增加食客的食欲,但也會令人產(chǎn)生焦慮的情緒。合上書,我立即百度了一下紅色對人的影響,得知紅色會刺激神經(jīng)系統(tǒng),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增強血液循環(huán),接觸過多也會讓人產(chǎn)生焦慮情緒。為了驗證這種說法,我將電腦的主題設置成紅色。在使用了一段時間紅色主題的電腦后,我還真就覺得心情很煩躁,怎么看電腦都覺得不爽。當下我覺得這個色彩心理學還真挺準的??苫剡^頭來又想了想,我以前也接觸過不少紅色的場景,比如我自己的QQ空間就是紅色的,但以前怎么沒發(fā)現(xiàn)我在瀏覽QQ空間時會感到煩躁呢?所以說,到底是我本身就會對紅色產(chǎn)生這樣反應,還是在我得知了紅色的作用后才產(chǎn)生這樣的反應呢?亦或是知識加深了我對這種反應的感知能力呢?
到底是心理學在解釋我們,還是我們在解釋心理學?
由此我就想到了我們平時常見的心理測試。我們在做趣味心理測試時,往往覺得這些測試都很準,自己的性格特點就和答案說的一模一樣,特別是經(jīng)常能跟生活中的場景對應上,也因此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這些測試結(jié)果的認同感??墒聦嵳媸沁@樣的么?是答案真的就說得很準呢,還是只是我們一廂情愿的對號入座呢?
到底是心理學在解釋我們,還是我們在解釋心理學?
今天上專業(yè)課,王老師也舉了一個例子,說的是有人用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來分析李商隱這個人。先簡單介紹一下精神分析學派,說到精神分析就不得不說佛洛依德,他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泛性論”的代表人物。佛洛依德寫過一本書叫《夢的解析》,書中說要是夢到“洞”“井”之類的,那就是象征女性的生殖-器;要是夢到“雪茄”“蠟燭”之類的,那就是象征男性的生殖-器?;氐嚼又?,研究人員覺得李商隱的《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和《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都提到了蠟燭,而且都是受傷的蠟燭,所以推斷出李商隱有“自閹”傾向,并且又用李商隱不和妾同房之類的事情來佐證。那事實是不是這樣呢?到底是李商隱真的有“自閹”情結(jié)才寫出這樣的詩詞,還是后人誤解了呢?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550661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704688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87631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8826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427890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