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
在外人看來,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每天活力滿滿,人緣很好,可是內心實際上,卻焦慮、疲憊,壓抑不堪;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情緒,不再隨意和外人吐露,哪怕是親近的人,一句“我很好”就遮蓋了所有;
對外界信息十分敏感,下意識地反復思考,以致于被別人說想太多;
做事猶豫不決,生怕自己給別人帶來麻煩,遭到別人厭惡,經常性地深入反芻,也常常過分自責、內疚
對很多事情都失去了興趣,一個人的時候,感覺自己失去了價值,往往精疲力盡,甚至絕望。 ......
如果你看到上面的這幾條,會覺得「這就是我」,或者這就是「我身邊的某某」,或許,今天的這篇文章會對你有所幫助。

其實,這些現象可能代表著, 「微笑抑郁癥」 正在悄悄接近。
01、什么是「微笑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 心境障礙 的主要類型。 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 甚至發(fā)生木僵; 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 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抑郁癥,正在成為僅次于癌癥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郁癥。
然而,比抑郁癥更可怕的是「微笑抑郁癥」。
「微笑抑郁癥」這個詞可能會讓人困惑,在我們傳統(tǒng)的認知里,「微笑」和「抑郁」向來是反義詞,一種矛盾的存在。 其實,有些時候,患有抑郁癥的人并不像大家所想那樣看起來悲傷、萎靡不振,他們習慣性得將「微笑」作為了一種條件反射,給自己戴上了厚厚的面具。 這種現象被稱為“微笑抑郁”(smiling depression)

微笑抑郁(Smiling depression)并不是一種精神疾病的診斷類別——它是一類抑郁癥患者對自己病情的反應模式。 臨床心理學家Rita Labeaune將其形容為「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開心,內在卻承受著抑郁的癥狀」。 雖然他們看起來在笑,但實際上每天都在低落的情緒中掙扎。
「微笑抑郁癥」的風險在于,正是因為有了「微笑」這一層面具,周圍人很難第一時間察覺到他們背后的悲傷和絕望,人們很難將其與「抑郁癥」關聯起來。 直到悲劇發(fā)生,周遭的人還在嘆然: “他怎么會生病? ”“他不是挺樂觀一人嗎? ”“太可惜了啊...”
02、「我很好」=「救救我」
前段時間,大連理工研三學生的自殺引起世人一陣嘆息。 他留給世人的只有一篇微博,五頁文字。 看著他的文字,是多么溫柔的一個人啊,甚至在最后還祝祖國繁榮昌盛。 可就是在外這么“活力滿滿”的他,那些輕松和溫柔的背后藏匿著多么大的悲傷和孤獨。
有些人說“成年人的崩潰只在一瞬間。 ”
可是,一瞬間的引燃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永遠不會知道,在這之前,曾有多少個夜晚,他崩潰、壓抑、對這個世界逐漸失望,以致失望不斷疊加,終究成了徹底的絕望。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明星不也是這樣嗎? Kimi喬任梁、雪莉...不都是典型的“微笑抑郁癥”患者嗎? 人前歡笑人后落淚,一個人獨自承受著所有的一切,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也許你會想,他們太傻了啊,為什么不說出來呢?
那你聽過“我很好”和“救救我”的故事嗎?
2017年6月,英國一位16歲的花季少女自殺身亡,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人察覺到她的異常。
學習好,熱愛體育,活潑好動,儼然“別人家的孩子”,誰也不會覺得她有什么問題當然也不會相信這么優(yōu)秀的她有什么 「值得悲傷」 的。
可女孩最終還是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在女孩死后,姐姐發(fā)現了她寫的紙條的秘密,正面看是「I’m fi (我很好),倒過來看卻是「help me」(救救我)


這,或許是她某個難過到無法控制的夜里,弱弱發(fā)出的求救信號。
誰能想到,這么活潑開朗、將歡樂帶給大家的女孩 ,卻獨自一個人飽受著抑郁的折磨。 她展示給外界的微笑、樂觀、開朗的形象,看似在告訴大家 「我很好 」,而實際上卻是她的求救信號 「救救我」。
微笑的背后是更深的孤獨和悲傷,沒有人知道,眼前這個開心果的內心,早已千瘡百孔,一片狼藉。
03、「微笑抑郁癥」從何而來
也許你會問,為什么好端端的一個人,卻得了微笑抑郁癥呢?
「微笑抑郁癥」從何而來? 又有哪些人更容易得這種抑郁呢?

在傳統(tǒng)認知上對抑郁癥存在嚴重的病恥感。 認為自己的這種悲傷和抑郁是一件“可恥”的事,認為自己很軟弱。 他們無法直視自己的“抑郁”,因此在悲傷來襲時,他們會把自己深深地藏匿起來,壓抑住所有的負面情緒,向大家擠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他們會認為,向人表達出自己的軟弱和抑郁是羞恥的,是不被接受的,只有把 「歡樂」展現給大家,才能被別人所接受。
習慣了去「討好和取悅」 別人,渴望得到所有人的喜歡。 認為只有努力地表現出自己的懂事和友善,才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歡。自然,他們也不愿意去表達出自己的憤怒,因為,「憤怒」是無法取悅他人的。
高度敏感者,許多對常人來說根本微不足道的事情,對高度敏感者而言,都必須努力調整自己、適應自己,才能在表面上做到看起來「不動聲色」。 而這樣的壓抑疊加背后,自然是難以愈合的傷疤。
很有可能,他曾沒有笑過,也曾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情緒,可是,得到的回應卻是周圍人的冷漠、無法理解,甚至是讓人心寒的冷言冷語:
“你這是矯情。 ” “多大點事兒,至于嗎? ”
“為什么你這么多負能量。 ”
這些話語像尖利的刀刃一樣刺入他們的心臟,讓原本就傷痕累累的心雪上加霜,滿目瘡痍。從此,他們再也不敢流露出一絲的悲傷。 再大的委屈自己咽,再苦的悲傷自己偷偷消化,而在人前,是的,他還是那個堅強、樂觀、滿身散發(fā)「正能量」的好形象。

04、脫下微笑保護色
正如歌詞里所唱:“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薄肝⑿σ钟舭Y」笑容背后的悲傷,太過讓人心疼。如果「屏幕前的你」有這種傾向,請試著去脫掉「微笑」這層保護色。
所有人,都值得真正的快樂。
(1)允許并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
我們的每一種情緒都是合理的,所有的情緒也是被允許的。要去察覺你的情緒,而不是用「微笑」來掩蓋你的真實情緒,這樣只會讓你忽視了負面情緒的產生原因,難以辨別、覺察自己的內心。
(2)正視自己的抑郁,不需要「太懂事」。
這從來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兒,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假裝「微笑」只會把你封鎖在你自己的世界里。去找個信任的人,勇敢地吐露出你的遭遇、你的悲傷。你會得到理解,你也值得被理解。

(3)健康的關系,是平等的。
在所有的關系中,「討好和取悅」并不能真正得到別人的喜歡。敢于表達出自己的憤怒和不悅,從沒有你想象得那么讓人不喜。反而,這是一種更為真實和坦誠的溝通。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關系,才會健康和持久。
正確的正念冥想可以幫助你放開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而非沉溺于其中。當你專注于當下,而非沉湎過去或擔憂未來時,你會減少對當前想法的評判,感受自己的內在感受。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正念冥想對抑郁有很好的治愈效果。
當然,如果你愿意,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小睿為你準備了很多音視頻,或許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練習正念冥想。

寫在最后
如果你發(fā)現「你身邊的人」正處于微笑抑郁中,請不要吝嗇你的耳朵,請陪伴在他們身邊,去輕輕地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他們一個安全而又平靜的環(huán)境。
如果你發(fā)現「你自己」可能有這種傾向,請你一定要明白,你的悲傷是被允許的,「微笑」不能給你更好的體驗,去勇敢地面對你的負面情緒,你值得被喜歡,你也值得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對。
無論天空如何陰霾,太陽一直都在,不在這里,就在那里。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583254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620518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5142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3714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342334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