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別人罵我廢物:你說誰呢?現在別人罵我廢物:看人真準!現在的年輕人流行將“擺爛”這個詞掛在嘴邊。
當然,大部分人只是開開玩笑,緩解一下壓力。
但如果你來真的,并且持續(xù)“擺爛”,那么小心,這種行為有可能觸發(fā)抑郁癥。

01、什么是擺爛
“擺爛”是起源于NBA的術語。

“擺爛”最初的含義是,當一只球隊沒有明星球員,成績也很爛時,粉絲反而希望這只球隊能夠排名墊底,從而獲得來年更好的選秀機會。
這兩年“擺爛”這個梗流行于網絡,在游戲中比較常見,指有些人發(fā)現隊友不會玩或者這把勝利希望很小的時候,就會故意亂玩,這種一般就稱之為擺爛。
慢慢地,“擺爛”就變成了自認為看不到希望時,直接選擇破罐子破摔的行為。
02、擺爛是因為“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指的是,當我們深知負面的后果已經不可改變、逃無可逃時,我們會產生極度消極的情緒,從而抑制我們的積極行為,就是通常所說的“擺爛”。
根據研究發(fā)現,長時間的習得性無助,將讓我們患抑郁癥的可能性增加。
雖然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擺爛有助于給心理建立自我防御機制,避免被不好的結果傷害得更加嚴重。
但這是建立在“我們認為事情已經毫無轉機”的基礎上。
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事情并不像我們想的這么“無藥可救”。
比如,我們也許覺得即將來臨的考試沒有辦法完全復習,就索性睡大覺,不再復習。其實,哪怕只是復習了一小半,也會比現在什么都不做考得好。
03、如何避免長時間擺爛
用ABC認知療法治療“擺爛”。
要改變習得性無助,最主要的就是讓人們改變對目前情況的極度悲觀看法。
可以試試ABC認知療法。
ABC認知療法由Albert Ellis博士提出,通過一步一步增加我們對目前情況的樂觀看法,從而緩解極度悲觀的態(tài)度。
在ABC認知療法中,B是我們對事情A本身的看法,因為看法B產生情緒C。
比如說,服務員很久沒有來為你加水,B認為今天餐廳生意真好呀、難怪忙不過來,于是不會產生不舒服的情緒C;但如果B這樣想,遇到服務態(tài)度這么差的服務員真倒霉,就會產生心情不太好的情緒C。
同樣一件事,因為個人認知的不同,將產生完全相反的情緒,不同的情緒又將引導著我們下一個行為的走向。
當你想擺爛的時候,不要一直揪住困難不放,只會越來越不好過,不如多去想想困難背后的積極意義。
寫在最后
偶爾的擺爛無可厚非,休息是人之常情。
但是,長時間的擺爛,會讓我們白白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我們可以讓自己在原地小小的停留一下,抬頭看看藍天白云,然后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土,繼續(xù)勇敢前行。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36475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82725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66706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22103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92812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