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結婚那一刻起,就在追求幸福。
無論妻子還是丈夫,當你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給對方的時候,好像在說,我這一生給了你,幸福要你來給我。
這樣的一種邏輯,注定了婚姻里會有很多的不幸。
因為我們相信,我的幸福在你身上,你對我不好,導致了我的不幸。
你的幸福到底是不是要從對方那里獲取,這可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我們經(jīng)常看到一種現(xiàn)象:
一個人在婚姻里不幸福,TA認定起因是配偶對自己不好。
于是,TA不再對婚姻抱任何希望,把全部的愛和希望投注在孩子身上。
當孩子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時,TA就會說,“你看我為你做了那么多,你怎么能這樣呢!”
TA現(xiàn)在不再找丈夫/妻子要幸福了,變成找孩子要。
對孩子來說,這是多么沉重的擔子,他自己要成長,要飛翔,還要帶著爸爸/媽媽的幸福去飛。
婚姻中的“內卷”和“躺平”
我有個體會,我們?yōu)榱俗非蟾星樾腋?,完全把眼光放在對方身上,造成的結果就是內卷和躺平。
你想要改變對方,想讓他成為你希望的樣子,就會內卷。
當對方?jīng)]有改變,你一定會從內卷變成躺平,陷入冷戰(zhàn)。
內卷和躺平,就是追和逃。就像在森林里,小白兔遇見了老虎,小白兔要么嚇呆了,要么逃跑。
老虎撲過來,它就逃跑;跑的快就跑掉了;跑不快,就被抓住。
在婚姻中,一方說,我的幸福在你身上,你不可以逃,你必須要理我,回應我。
另一方說,為什么,你讓我交代這個那個,我只能逃跑,
你要的太重,你要的我也想要。
總是想從對方身上索取,得不到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一些非常激烈的反應。
孩子又成為替罪羊,這是很多家庭典型的狀態(tài)。
愛情不等于親情
在影視作品里,經(jīng)常會看到的一幕就是:小三問一個已婚的男人,“你還愛你的老婆嗎?”這個男人會說,“愛已經(jīng)沒有了吧,親情還是有的。”
某種意義上,親情也是一種躺平。
什么是親情?我的父母,親人,當他們有什么問題,我第一時間會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但是,平時我想不起他們來。
我們談戀愛的時候,遇到任何事情,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我的男朋友,女朋友,而不一定是我們的親人。
幸福的夫妻,隨著時間的逝去,他們的感情會越來越好。
我們平時可以手拉著手;道別的時候,可以互相擁抱。我們可以有很多親密的互動,任何時候都會想到對方。
所以,婚姻不是親情的概念。
我們的婚姻發(fā)生改變,是因為找到了共同的使命
大概在八九年前,我們努力工作,努力教養(yǎng)孩子,還做過同一家公司,幾乎每天在一起。但是當時,我們兩個人對婚姻的評價完全不同,我覺得婚姻很幸福,而她覺得已經(jīng)快崩潰了。
當我接觸了MCS家庭教育講師培訓,我開始思考,我為什么活著?
如果人生沒有使命,你沒法讓自己獲得幸福感,兩個人就是內卷。
我們開始討論使命,后來我們越來越接近。
我現(xiàn)在也經(jīng)常跟來訪者聊使命。
談到使命,也許有人覺得是一個很大的主題,其實使命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我們接觸了很多案例,家長來咨詢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實很多都跟使命相關。
比如,有個爸爸,他的孩子14歲了,不愿意去上學。他就用打罵的方式,管教孩子。孩子已經(jīng)有了輕生的念頭。
我說你們不怕失去這個孩子嗎?他說,只要他不死,就得去上學。
我問他,你們讓孩子上學的目的是什么?這樣的問題,他們沒有考慮過。
他們覺得你是學生就應該上學;上了大學,有好工作,能養(yǎng)活自己。所以,我是為你好。
為你好,是極度自私的說法。為你好,這是一個“我信息”。我認為,是為你的好。但是是不是真的為你好,孩子不知道。
婚姻也是這樣。當我們的婚姻最有挑戰(zhàn)的時候,看起來,我們是為了家庭,為了我們好,所以我要改變你,結果就進入了惡性循環(huán)。
回到使命的話題上。我們婚姻真正發(fā)生改變,是因為我們找到了人生下半場的使命。
我們曾經(jīng)有過挑戰(zhàn),有過失敗的婚姻,最后我們達成一致,把服務其他有挑戰(zhàn)的家庭作為使命,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比如,為了裝備自己,未來更好的服務別人,最近半年,智梅同時在學習三門課程。這些學習,都是在業(yè)余時間完成的。
家里的家務怎么辦?孩子怎么辦?因為我們有共同的使命,她忙碌的時候,我就會頂上,承擔起所有的事情。
讓孩子看到,我們?yōu)槭裁炊?/span>
很多夫妻,結婚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要求他們怎樣怎樣。
我們要求孩子出去走走,自己卻躺著刷手機;我們希望孩子未來婚姻幸福,我們的婚姻關系,卻冰天雪地,不是冷戰(zhàn)就是互相指責。
孩子不管你說什么,他會去看你活出的是什么樣子。我的工作,僅僅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掙錢?還是為了別人的益處?
MCS的理念,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去為了別人的益處而活。我們要讓孩子看到,我們是如何活出一個有使命、有好品格、有服務精神的人生。
否則,我們一天到晚讓他寫作業(yè),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寫作業(yè)。
他們才活了十幾年,我們經(jīng)歷過考大學、找工作、升職,他們還什么都沒有經(jīng)歷過。
我們要讓他們從你們夫妻身上看到,原來我未來是這樣的生命,我要活成這樣。
上帝就是派我來,解決你的各種搞不定和找不著
以前,衛(wèi)老師很傲慢,給人一種鼻孔朝天的感覺。
(衛(wèi)老師:當時,我沒有覺得自己驕傲。我的改變,是從認識到自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開始的。我看到自己的有限,常常知道卻做不到,我開始愿意學習和改變。)
現(xiàn)在,他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服務上。
我常??吹剿托牡貎A聽其他家庭的難處,輔導別人,如果沒有謙卑,他是很難做到的。
有一次,我跟衛(wèi)老師去上一個夫妻營。營會結束后,我要去另一個城市講課,他回北京。
平時,如果我在北京,我就會去機場接他。那天,我就在攜程上,給他訂好了一個接機服務。臨別時,我告訴他,我已經(jīng)為他定好車輛。他下飛機后,就會有人接他。
當我們登上各自的航班,我突然想起來,我把自己的電話留給了司機,而我又在飛機上,根本無法接電話。
當我的航班落地,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給他發(fā)了條信息:我是不是犯了一個很嚴重得錯誤,對不起。
他回復說:再嚴重的錯誤,我已經(jīng)搞定了。你放心吧。
我說,你搞定了是什么意思?是你自己打了一輛車?還是找到司機了?
他說:你不用管了,上帝就是派我來解決你的各種搞不定和找不著。
原來,他登錄了我的攜程賬號,找到我的訂單,給司機打了電話。
我是你的老公,不是你的員工
我們在婚禮上,會宣讀誓言:無論貧窮富有、疾病健康,我都對你不離不棄。這是一種真正的委身。
我們沒有承諾,你把一生交給我,我承諾一生讓你幸福。這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來接受輔導的夫妻,很多一開始都會互相指責。
指責的意思是,我很想得到這個,可是我得不到;你越這樣,我越想要,你越想要,我越不想給。
結婚前,有一次,我們坐在咖啡廳里聊天。我當時很沮喪,說了很多,衛(wèi)老師笑瞇瞇地看著我,等我說完,他說了一句:“你說的都對,但是我不想聽?!?/p>
你知道這句話多傷人嗎?他其實在說,我是你的老公,不是你的員工。
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提醒,我是一個妻子,卻像對一個員工在說話。
不求回報的愛。在婚姻中,我們要學習給與。
早晨起來,給對方倒一杯水,做一餐飯,都是愛的表達。
我得到了愛,因為感恩,下次我會給你更多,而不是我要得更多。
我經(jīng)常想,我們?yōu)槭裁匆帐胺块g,不是搞愛國衛(wèi)生運動會,有人要來家里檢查。
我們收拾房間,是為了孩子們可以在干凈的空間里自由地玩耍,先生可以享受家的溫馨。
能夠付出愛,這就是我們的價值。
幸福不在某一個人身上,在我們互相給與的過程中。
我們MCS小組里的一對夫妻學員,學習完贊賞這一課后,先生發(fā)給我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他人生中做的第一頓飯:一盤西紅柿炒雞蛋,一盤青椒肉片。
我問他的妻子:吃到先生做的飯,你什么感覺?有沒有去贊賞先生?
她說,我不僅大大地夸獎了他,還比平時多吃了一碗飯。
他們的改變,是因為看彼此的眼光變了。
這個妻子原本不愛做飯,先生說,我在學習接納她,我自己學習做飯;而妻子學習贊賞先生,于是就有了上面的一幕。
有一天,這位妻子給我發(fā)了一條微信,她說:我看到你們一天到晚,四處去講課,幫助別人,我覺得這就是我的未來。
我們在服務中,最高興的就是收到這樣的反饋,有家庭從中受益,這就是利他的幸福感。
前一段時間,我輔導一對夫妻。他們人很好,很相愛,就是在一件事上走不出來。
妻子特別希望丈夫好好說話。而丈夫覺得,事情就是這樣,你錯了我就要說,你就要改。妻子說,我受不了,我想離開,你沒把我當成妻子。
幾次輔導之后,妻子說,我們的婚姻從來沒這么好過。她說,“我覺得先生現(xiàn)在說話,都不像正常說話,我不知道他還能堅持多久?!?/p>
我就問這位先生,“你是在裝嗎?”他說,“不是,我就是在正常說話。其實,我原本就應該這樣說話,只是我以前不知道。”
我想,這就是我們的使命,告訴大家,婚姻應該是什么樣子。
以前,我們在惡性循環(huán)里,現(xiàn)在,我們進入一種新的循環(huán)模式。
以前,衛(wèi)老師不怎么愛說話,我說話很多,他不理我。
婚姻里,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想要回應。如果我不想要回應,我就不用結婚,我一個人過就行了。
當我們得不到回應,就非常生氣,當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下水道堵了,你在哪兒?我們稍微等等,追的那個人,不要追得那么快;逃的那個人,不要逃得那么快。
讓對方知道,我在這里,你需要我做什么嗎?其實,這么一點點,就會讓婚姻很美好。
遇到困難,要去尋求幫助
我們也經(jīng)常遇到挑戰(zhàn)。比如教育孩子的方式,我天天在講如何教育孩子,分享怎么教分心多動的孩子。
我的孩子今年15歲,當他挑戰(zhàn)我時,我也會發(fā)脾氣。有時候,智梅會幫助我,說,你就把兒子當成你的客戶,看你怎么對待他,你一定知道怎么對待他。
有時候,面對我的怒氣,她也會不滿。
當不滿的時候,只要我們承認自己是不完美的,一定有做不到的地方,當你有矛盾的時候,就不會用指責的目光看向對方。既反省自己,又看到對方,矛盾就很容易化解。
我們一直沒有停止做的事,就是定期找婚姻輔導。
身體需要體檢,婚姻同樣需要體檢。遇到困難,走不出來。
比如,孩子的問題,為什么面對自己的孩子,情緒會馬上出來;而遇別人的孩子,就能去同理。
這時候,我也看不到為什么。當我們解決不了,我們不想把問題往地毯下掃,我們愿意尋求幫助。
忠告
智梅:我們總希望能改變丈夫。夫妻一起上課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有趣的小動作。有的妻子會時不時地瞄丈夫,看丈夫有沒有在認真聽。
其實,我們需要把眼光收回來。你聽到的,一定是說給你聽的;他現(xiàn)在沒聽到,雖然你覺得這句話是對他說的,實際不一定是說給他的。
我們把眼光收回來,照顧好自己的內心,情緒,身體,你就是家庭里的晴天,陽光。如果你整天都是陰的,整個家庭都在陰霾狀態(tài)。照顧好自己,是對家庭最好的貢獻。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68194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19266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5260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73161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711849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