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性玩弄少妇hd性老妇,videosgrais欧美另类,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欧美巨大另类极品videosbest,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作者:王金現(xiàn) 2020-09-26 08:57:03 成長心理

女孩17歲,高二學生,被醫(yī)院診斷為重度抑郁癥。連續(xù)輟學兩個多月,父母說她有輕生念頭。

初次咨詢結(jié)束后,我無法簡單復盤了事。大腦中反復出現(xiàn)有關(guān)當事人的各種事情,內(nèi)心是各種復雜的難受,越要忘記,越是想起。我似乎感覺到,來訪者作為一個人,多么需要被另外一個人所涵容、所鏡映。仿佛聽到有個聲音在說:再不看到我,就永遠看不到我了。

我想通過對個案的梳理告訴大家:青春期抑郁癥表達的含義,就是孩子無法找到自我意識,無法形成自我角色。家庭和社會,要允許并支持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體驗生命,活出意義,而不只是期待他們專注于學習成績,一好百好。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父母親帶著女孩一塊兒來到咨詢室。我的咨詢室放了一圈靠背椅子,來訪者可以隨便找自己舒適的位子落座。女孩走進里邊面門而坐,她的父母親則在門口并坐,與其說他們?nèi)诵纬梢粋€長三角形,倒不如說是“1+1對”。

我在女孩旁邊坐下,同時也能夠顧及到父母。

女孩要求父母講明來意。她一臉疲憊,眼睛微閉,似乎懶得說話,也沒有氣力。父母親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地說孩子的狀態(tài)不好。女孩一臉漠然,面色灰沉。

我轉(zhuǎn)向女孩:你感覺怎樣,是不是很累?女孩說:我對生活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感覺。

似乎要回應我對她的關(guān)注,她眼睛里閃出些精神說:我在醫(yī)院被診斷為重度抑郁癥。我點頭,感覺可以深入跟她交談了,于是問:要父母回避下嗎?還是大家在一起談談?

女孩果斷說要單獨談。我送父母出門,在門外父母爭相向我介紹他們對女孩的各種猜測,我微笑著拒絕了,說:讓我跟孩子談談吧。

在這短暫的見面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一是父母親和女兒的“1對+1”組合;二是父母當面支吾,背對女孩想要說很多。這有什么意義么?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我笑著走進咨詢室,對女孩說了剛才觀察到的兩個現(xiàn)象。女孩的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下來了。她說:就是這樣的感覺,他們很關(guān)心我,給我買好吃的、好用的,但是在我心里,他們卻離我很遠,我像一個人在外面一樣,很孤獨。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這樣,一旦覺察到被關(guān)注、被理解,其實是很愿意打開心扉的。但是,父母親的喋喋不休和老師們的諄諄教導,往往會讓他們關(guān)閉心窗。

我從抑郁癥說起,問她有沒有過自我毀滅的想法。因為面對重度抑郁癥患者,心理咨詢首先要做自我毀滅評估,并且進行重點干預。女孩苦笑說:我曾經(jīng)用小刀割過手腕,太疼了。我也笑了下,表示理解。我知道,消除自我毀滅念頭,構(gòu)建生命的意義,是咨詢的重點。

女孩說,但是她對生活一點熱情也沒有。沒有熱情,其實說明內(nèi)心有無助感、無望感。她講了自己的具體情況,說從去年開始,她心情不好的時候,手腕就會疼痛。去醫(yī)院各種檢查,沒問題,因此輟學了幾個月。

我理解她的手腕疼,可能是種軀體化癥狀,之后就轉(zhuǎn)化為重度抑郁了,但我沒有發(fā)表意見。

她說,高中之后,她學習很努力,但成績一般。班主任對她期待很高,要求也很高,讓她覺得總是被挑剔。初中、小學,她一直是老師和同學心中的驕傲,也是自己的自豪。但現(xiàn)在,她變成了丑小鴨,常常抬不起一點兒頭來。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聽得出,她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同,把自己的價值感建立在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上。她的自尊,也是建立在外人的評價上。

她說,不管怎樣努力,學習成績都不能令人滿意,于是擔心將來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感覺前途一片黯淡。

我感嘆,這是她的糟糕思維模式的特點。這樣的思維模式只能帶她進入絕望的死胡同。很多孩子抑郁自我毀滅,都跟這種思維模式有關(guān)。

她說,父母從小就說,只要她學習好,其他一切都不用考慮。母親專職在家照顧她和弟弟。但是,她現(xiàn)在明顯感覺自己是父母的累贅和負擔,對不起他們,所以不如死了好,再也不給父母添麻煩了。

唉,孩子何嘗不愿意滿足父母的期待,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但是,努力之后仍然無法達到目標,孩子就會陷入無助。

她說,經(jīng)常感覺自己沒用,活著也沒有意思,生活沒有樂趣,對什么都提不起勁來。我知道,抑郁癥是無法形成自我意識和自我角色感的,因為生命能量耗竭殆盡了。

我對女孩形成了強烈印象:在小學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好并借此獲得他人的認可,是女孩自我價值感的核心。高中后,她仍然不斷要求自己學習好,以得到外界認可,然而卻越來越困難,導致自身強烈的無助感、無望感。于是,她在生活和學習中找不到意義感,內(nèi)在積累并壓抑著巨大的憤怒,產(chǎn)生自我毀滅的傾向。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家長或者外界人士很難理解,本該是無憂無慮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呢?因此,必須從心理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青春期孩子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美國著名的發(fā)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指出:青春期的核心問題是自我意識的確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我是誰?我以什么方式融入社會?我的身體怎么了?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即構(gòu)成自我的意識,并形成自我的角色,獲得生命的意義感。

這個時期,孩子要依賴學校和家庭的認可,才能獲得自我價值感建立自尊。為此,她需要刻苦學習,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問題在于,隨著年齡和經(jīng)驗增長,他們逐漸發(fā)現(xiàn),只把學習搞好,并不能給自己帶來穩(wěn)定的價值感。

一是單一的學習目標,難度越來越大,傾盡全力,也難以實現(xiàn)。二是現(xiàn)實在不斷告訴他們,單一的學習目標無法形成多維度的價值支撐,只能讓他們感到更加脆弱。所以,從理智的層面,他們認為應該把學習搞好;但在潛意識中他們體驗到,學習并不能帶給自己穩(wěn)定的價值感。所以,內(nèi)心就會很沖突。

有些孩子可能直接把沖突外化,那就是不再上學。但是,道德感強大的孩子,就可難會用心理癥狀的方式來應對內(nèi)心的沖突。心理癥狀,就是失功能的解決沖突的方式。

抑郁癥,表達的是一種絕望的反叛與對抗,用疾病來對抗學習。因為在理智層面,不允許自己放任,那么,生病這種軀體化癥狀,就成為一種被允許的偷懶了。女孩心情不好時就手疼,到醫(yī)院又查不出病來,就是這個原因——我手疼不能上學,不是我不想上學。其實呢,努力成績也提不上去,誰愿意去學校?——這當然不能明說。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解決沖突的方式,包含著在自尊、價值感、思維及情緒等方面表現(xiàn)出的不同特點。心理咨詢師對來訪者的理解,其實就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對來訪者出現(xiàn)的情況,在自尊、價值感、思維、情感等方面進行心理評估和分析,得出自己的假設,構(gòu)建出相應的咨詢目標。

(1)自我價值感的支柱太過單一。唯有學習成績,是自我存在感和價值感的來源,而現(xiàn)在這唯一的支柱卻面臨坍塌。這也直接導致女孩的自尊崩潰。

心理咨詢的目標,就是跟來訪者一起重建生命的意義,從不同維度上獲得自我價值感,而不是依賴單一的學習成績。對于生命來說,存在本身,就是有價值的。

(2)糟糕的思維模式。成績不好,考不上好大學,沒有好工作,對不起父母,自己是累贅。這是一步步走進死胡同的思維模式。

心理咨詢的目標,就是幫助來訪者看到自己的思維模式及其帶來的影響。在體驗中挑戰(zhàn)某些觀念,來調(diào)整自己的認知結(jié)構(gòu),以此把來訪者從絕望的死胡同里拉出來,看到生命的陽光。

(3)內(nèi)心的憤怒與委屈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一方面,孩子渴望自由,渴望快樂,渴望成為自己,但他們快樂的來源太過單一:只有學習好,才能得到認可,獲得些許快樂。在單調(diào)而沉悶的學習生活中,他們沒有自由,沒有快樂。他們的憤怒與委屈,是不被看見的。另一方面,現(xiàn)代教育背景之下,他們無法成為獨特的自己,似乎只能成為學習的奴隸,成為乖孩子,活出虛假的自己。這一點,更讓他們憤怒。

心理咨詢的目標,就是爭取家長的支持,在豐富的生活中去體驗自己,而不是捆綁在學習上。家長應該支持孩子的想法,允許孩子犯錯。家長要明白,不能保障孩子一生幸福,不如歸還孩子體驗生命的權(quán)利。

在具體咨詢中,我是以自我毀滅干預為重點,從思想觀念、內(nèi)在憤怒及委屈的轉(zhuǎn)變、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咨詢工作。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我問她養(yǎng)過貓或者狗之類的寵物么?女孩并沒有思考我問這個問題的用意,直接就落淚了。女孩說很早就要求父母買只狗,但是,父母拒絕了。

我想,女孩被觸動的,是自己的意見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父母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孩子的生活,只希望孩子專心專注于學習。那眼淚,是委屈也是憤怒。然而,我沒有就這些進行探討,因為環(huán)境如此,我不想激化女孩內(nèi)心的憤怒。仇恨父母,是沒有什么建設作用的。

我說,假想一下,你養(yǎng)了一只貓,當然要每天喂食搞衛(wèi)生,付出很多辛苦勞動。因為你的付出,所以,你可以支配和控制它,規(guī)定它幾點叫,什么時候跳躍。這樣行不行呢?當然不行。我養(yǎng)它,是為了讓它快樂,而不是控制它。女孩快速說。

我說,但是,你好像就是那只被控制的貓。父母養(yǎng)了你,你就要按照他們的要求考好成績好大學找好工作,而不能獨立地唱自己的歌,有自己的快樂。是這樣的嗎?女孩怔了一下,沒有激烈地流淚,似乎感到出乎意料,思考良久說,其實,我父母也不是完全控制我,他們也說學習不好也不要緊,還給我買吃的穿的,允許我不上學。

很多時候,直面內(nèi)心的感受,就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可能不是想象的那樣子。比如,父母也希望孩子健康快樂,而不只是學習。

我說,但是,你無法放過自己。你認為如果學習不好,就是他們的負擔,就完全沒用了。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把提要求的父母,內(nèi)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在內(nèi)心來監(jiān)督、評判、威脅、懲罰自己,這就是超我。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這下女孩哭了,眼睛卻是看著我。她說,我也很努力把學習搞好,可是不管如何努力,名次還是上不去。

這說明,她不是不想滿足那些期待,包括來自外界的和超我的。每個孩子都希望通過得到外界的認可,來建立自己的認同及內(nèi)在價值感。

我說,是啊,學習成績,是你價值感的唯一來源,是得到老師和同學喜歡的唯一途徑,是報答父母的唯一方式?,F(xiàn)在,這個靠不住了。你整個人,包括整個生命都覺得沒有意思了。然而,你并不是父母的負擔,也許父母并不認為他們養(yǎng)育了你,就得讓你滿足他們的期待。你對貓尚且如此,何況父母對你呢?

女孩的道德感很強(也就是內(nèi)在的超我強大),她希望自己成為父母的驕傲,那自然也是自己的驕傲。但是,學習就是太難了,這讓她產(chǎn)生了愧對父母的感覺,同時,也把父母的期待體驗為對自己的控制,內(nèi)心充滿了憤怒和怨恨。

女孩思索了很長時間,說以前從沒有從養(yǎng)育者的角度想過這些。

通過養(yǎng)貓的類比,我想讓女孩明白:父母養(yǎng)育孩子,并不是支配和控制孩子的法碼。只不過,父母很多時候也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對孩子好的。達不到父母的期待,并不需要什么愧疚。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想法,也并不是忤逆大罪。

我認為女孩的認知已經(jīng)發(fā)生轉(zhuǎn)變,這或許會給她增添新的力量。但沒有想到,理念的轉(zhuǎn)變,也點燃了她內(nèi)心的憤怒。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我看到女孩內(nèi)心開始變化時,就快速引導她轉(zhuǎn)變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這個快速的舉動讓我付出了代價。

我是這樣說的,回頭看看你剛才表述的情況——我是沒有價值的;我是別人的累贅;我不管怎樣努力,前途也毫無希望。沿著這些方向看,你感覺如何?當然是重度抑郁,我就是對生活沒有一點熱情了。她說。

我說,是的,那是一扇門,灰色的抑郁之門。然而,我看到了另外一扇門。打開它,外面灑滿金色陽光,有一條快樂和自由之路。你愿意打開那另一扇門嗎?我期待女孩說愿意。但是,女孩堅決地說,不愿意,我寧愿死,一死了之。那樣,我就可以得到解脫了,父母也不用再為我受累了。打開另外那扇門,會讓父母為我付出得更多。

唉,一次心理咨詢,真的不能期望有太多太快的改變。我對于改變的期望值太高了,這讓我有些措手不及。

我似乎有些遺憾,也有些憤怒,說,17歲是生命的花季。我希望看到自由綻放的花兒,而不是過早凋零的花。女孩一邊咬牙切齒,一邊流淚說,我就要讓它凋零。

我說,好吧,拿起剪刀,剪斷那朵花兒!我盯著她的眼睛繼續(xù)說,我看到你咬牙切齒,那是在表達你的憤怒;我也看到你的眼淚,那是在表達壓抑的情感和對美好生命的渴望。

女孩的眼淚像沖破防線的洪水滾滾而出。她的感情出賣了她。剪斷花兒,是因為花兒不能自由地綻放,并不是她不想讓花兒自由綻放。相反,她太想要了。只不過,她不知道該如何沖破那些障礙。在她心中,只有學習成績優(yōu)秀,才是唯一的綻放。但為此,她的心力已交瘁,所以她憤怒地要剪斷花兒,讓它凋零。

氣氛有些緊張。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我引導女孩站起身走到窗邊。女孩很順從我的指引。

我指著窗外的高樓說,前不久,四川一位15歲的女孩從25樓跳下。她的父親為了接住她,被砸死了。你剛才說要自我毀滅,想象你從高樓跳下,然后摔在地下,會發(fā)生什么情景?女孩身體抖動了下,仍然鎮(zhèn)定地說,我的父母肯定會很悲傷。

我說,是的,他們肯定會很悲傷。院子里也很有很多人圍觀、議論。但是,他們會每天去那里悲傷議論嗎?女孩說不會。

我說,是的。他們悲傷也只是一陣子,也不過三兩天而已,他們還會繼續(xù)以前的生活。一切都會過去的。女孩噙著淚水。

我感覺剎那間,她對父母的怨恨和報復,也許得到了平息吧。她不想要打開生命的另一扇門,是不想給父母帶來麻煩,其實是表達內(nèi)心的怨恨——孩子的成長不應該成為父母的麻煩和負擔。她所謂的自我毀滅,其實可能是為了讓父母內(nèi)疚。

我讓她對自我毀滅進行聯(lián)想,就是想要讓她清晰內(nèi)心的報復感及效果。在這個聯(lián)想中,可以釋放內(nèi)心積壓的憤怒,也檢驗內(nèi)心關(guān)于自我毀滅的想法是否值得。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事實上,女孩想要自我毀滅,還有另外一層用意。除了對抗社會期待讓她成為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讓父母內(nèi)疚之外,一了百了,也可以讓自己得以逃避生活的艱難,不用再那么無助、無力了。這是用毀滅自我的方式逃避外部壓力和困難。當憤怒向內(nèi)攻擊自我的時候,毀滅的對象就是自己。

我們重新坐下后,女孩倔強地說,至少,我可以得到解脫,再也不用那么難受了,不用面對父母、面對老師、面對學習了。

是的,必須承認,孩子們努力學習,想要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他們面臨的困難,并不比成人生活中的困難少。他們會感到無助,會有絕望,會有想放棄自己的念頭。那種一了百了的想法,是內(nèi)心極其無助和絕望的表達。同時,也是渴望另外一些東西的反向表達——毀滅舊的自我,也意味著想要構(gòu)建新的自我。

我說,如果真的死掉的話,那些不想要的東西,是可以不去面對了。但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女孩似乎不太理解。自我毀滅,難道還有想要的東西嗎?她凝視著我,一副思索的表情。這時候,她的臉色富有光澤。我想,這才是青春的樣子啊,有生機而且美麗。

我說,想象你的靈魂在天空,看到地面上血淋淋的尸體,以及漸漸淡忘而離去的人群。你內(nèi)心會有什么感覺呢?女孩沒有那么倔強了,聲音也變得柔軟起來。她說,我會得到自由,想去哪就去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然后,她有些懷念地說,她待在家里這段時間,是快樂的自由的,父母并不強迫她讀書,她可以隨便睡覺、玩、看電影。

唉,誰能夠想象,本該是無憂無慮的孩子,內(nèi)心的快樂竟然那么少。吃東西、看電影、睡覺、偷點懶,竟然是他們不可多得的快樂與自由。然而,自由、自主、輕松、快樂,猶如空氣一樣,是每一個生命都必需的東西啊。

我感嘆說,通過死亡換取一點點自由,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你在家里體驗到的自由和快樂,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女孩當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為了獲取自由和快樂,竟然用極端的方式對待生命。

我說,雖然每個人都有選擇如何對待生命的權(quán)利,但有些選擇付出的代價可能是不劃算的。我強調(diào),雖然我一直都在引導你,但最終選擇的權(quán)利還在你自己。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里呢?我們究竟要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呢?希望你能夠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

作為心理咨詢師,我想說,世界很大,可以去看看。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女孩思考的眼睛會說話。我判斷著,她內(nèi)心已經(jīng)轉(zhuǎn)向爭取自由,活出生命的意義。但怎樣面對學校的學習和老師,似乎還有很多具體工作要做。這其實是需要面對她內(nèi)心的無助、無望,及對生活的無意義感了。

我講了弗蘭克爾教授在納粹集中營頑強地活下來,找到生命意義的故事。女孩兩眼放出光亮。

對于青少年心理咨詢,心理教育的成分總是會多些。女孩內(nèi)心顯然在發(fā)生改變。她的眼神不再死灰一團,表情變得更有活力。她開始對我和工作室內(nèi)的證書好奇。這說明,她開始向往未來的新生活,尋找新的榜樣和力量。

我抓住機會講了自己的故事:青年時生活困苦,我也曾在黃河邊徘徊想跳進去;在中年跨行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和意義。

我說,墻壁上的各種證書,就是我十多年來到各地學習心理咨詢的見證,也是我打開生命之窗的證明。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我想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她,體驗艱難困苦,是可以活出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

很多時候,面對痛苦,內(nèi)心毀滅性的憤怒,其實是歸罪于照顧者的不完備或者自我的不努力,于是產(chǎn)生了想毀滅雙方的念頭。但必須承認的是,現(xiàn)實就是殘酷的,不管照顧有多完備,也不管個體有多努力。我們必須增強自己對待苦難的堅強韌性,否則,就是一只井底之蛙,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大。

從她的眼神中,我覺得咨詢可以結(jié)束了。

青春期抑郁癥:沒有自我存在感,生命還有何意義

接下來,我需要跟她父母談談。

很多父母只能供養(yǎng)孩子吃穿用、上學,期待孩子能夠?qū)W習好,卻無法也無力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他們也是如此。

我建議他們至少每周一次跟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大海一樣,看起來似乎風平浪靜,其實內(nèi)在暗流涌動波濤洶涌。孩子的內(nèi)心,需要更多地被了解。

看到他們困惑的表情,我知道這個建議很蒼白,因為他們做不到。我想說,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但我沒說。從他們的家庭經(jīng)濟能力上看,給女孩持續(xù)做咨詢的希望也不大,而我只能蒼白地提個建議。

我不知道女孩的最后會怎樣,但我想說,青少年心理咨詢真的很重要,就像烏云壓頂時的一縷陽光,雖然不能帶來一個春天,但至少可以打開一扇亮窗。青春期可以有絕望,但至少也要讓希望的光芒照進他們的心靈。

對于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需要知道,除了學習外,生活還有更廣闊的天地。一個孩子的價值,不僅僅體現(xiàn)在考一所好大學,有一個好工作上。

如此,或許可以減少許多絕望的自我毀滅吧。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最新測試

  • 俄狄浦斯情結(jié)心理效應容貌焦慮心理測試治療師自愈能力心理恐懼癥心理醫(yī)生桃花運焦慮癥邊緣性人格障礙男人心理外貌焦慮智商無性婚姻回避型人格抑郁癥MBTI叛逆愛丁堡自卑恐懼癥傾訴心理咨詢師霍格沃茨智力測試抑郁癥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