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興趣從哪里來?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孩子對學習要像玩游戲那樣上癮就好了!
這是許多家長常問的問題。其實,你的孩子不一定不愛學習,凡是玩游戲?qū)P牡暮⒆?,都是愛學習的孩子。
如果這個游戲他能夠喜歡,就說明這孩子也愛學習。因為孩子不是天生就會玩游戲的,一個不會的事情,他學會了,而且還專心地玩,說明這孩子多愛學習啊!
長時間地在計算機屏幕前邊,要保持一個姿勢,敲擊鍵盤,時間長了又累又渴又餓,還必須靠意志努力堅持,說明這孩子不僅愛玩游戲,還很愛學習。
1、孩子對游戲上癮,怎么辦?
孩子對游戲上癮,是因為在游戲里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你一按這個鍵,游戲上的一支槍就射出一顆子彈,這子彈就打倒了一個敵兵,這就是在獎賞你按鍵的這個行為。你稍微玩一會兒打了一千分或者一萬分,結束的時候就說你做得好,Good;你打了五萬分,結束的時候就說Verygood;你打了十萬分,結束的時候是Wonderful,可能還有人給你獻花,說我好喜歡你。
在步步正面的強化里,孩子當然就喜歡上了這種活動。如果家長研究了孩子是如何愛玩游戲的,并把這個原理用到孩子學習上,這孩子就會愛學習。
家長看了孩子寫的作業(yè)以后,通常什么反應啊?
“你瞧你這個字寫得歪歪扭扭,你能不能把它寫平了,寫直了,你這字寫得太難看了,你該寫好看一點,老師就這么教你的?”
我們不妨換一種說法:
“哎呀,這個‘孩’字你怎么寫得這么漂亮啊,我還真不如你寫得好看。還有那個教學的‘教’字,你也寫得挺好看。這字寫得真不錯?!?/p>
孩子得到夸獎,就一定會努力把后面的字認真寫好。因為他知道,他只要好好寫,家長就會夸他寫得好。孩子感受到了寫好字的樂趣。
又比如,孩子在做算術題,家長問:“三加五等于幾?”這孩子想了一會兒,回答:“不知道?!?nbsp;“三加五等于八,你怎么這么半天還算不出來??!”家長如果這樣責備孩子,孩子一定會不高興。
但如果換一種做法:你可能耐心地看了一會兒,等孩子寫上八以后,你說:“孩子你真聰明,我看你剛才正在思考,現(xiàn)在想出來了,你是怎么想到的?”這孩子就會饒有趣味地講:“你看這是三個手指頭,再加五個手指頭一共就八個了?!蹦慵皶r加以表揚,這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就慢慢建立起來了。
2、孩子考試沒考好,怎么辦?
比如孩子考了一個100分,一個95分。班里好多孩子都考了雙百分,他覺得自己沒考好很難過。我們不妨這樣幫他分析:
“你能考100分、95分,已經(jīng)很不錯了,沒考雙百也沒關系啊。你想想,還差五分就兩百了,不少了。別人考了雙百,那以后再考多少分算進步?。吭偕晕⒁皇韬?,有一科考99分就算退步了。你考得不錯,下回努力,你考196分,就有進步,就會得到表揚?!?/p>
孩子本來認為是一次挫折,但如果我們積極面對,孩子反而產(chǎn)生了愿意學好的心態(tài)。一方面平和、理性地對待考試成績;另一方面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充滿了期待。他覺得好成績是可以通過努力獲得的,他的學習興趣就維持住了。
當孩子問家長作業(yè),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時,一些家長會很沒有耐心,簡單粗暴地批評孩子:“這還不容易啊,連這你都不會做?!眱删湓捑桶押⒆拥膶W習興趣給扼殺了。因為孩子會覺得自己認為那樣難的題原來很容易,看來是自己太笨了。我們看著容易的題目,對于孩子來說可能就太難了。我們必須充分理解這個難,才能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
例如,孩子問家長作業(yè),家長可能會有兩種反應。
第一種是開始給孩子講相關知識,替孩子出思路、列公式,顯得比孩子還焦慮,完成這個任務的愿望比孩子還強烈。在家長著急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孩子反而更懈怠了,似乎停止了思考,只等待著家長給出結果。
另外一種家長可能更注意啟發(fā),不慌不忙,用平靜的口吻說,我得看看這個題是怎么回事。顯得很認真的樣子看看這題,然后說,一時還真想不出來怎么做,你再想想看。孩子看到家長不慌不忙,而且認真地審看題目,促使孩子又開始了認真思考。孩子提出了自己的解題思路,大方向是對的,但還不完善。家長馬上給出肯定:“好聰明的孩子,看樣子這個路子可以,按照這樣的想法或許就能解題了。不過你再仔細想想細節(jié)。”
后來孩子靠自己努力,完成了這個作業(yè)。慢慢地,孩子樹立起了一種信念,不論聰明不聰明,只要認真思考,努力解答,就可以很好地完成作業(yè)。同時,孩子還發(fā)現(xiàn)了在學習中解決難題很快樂,意識到只要自己去探索就能提高學習能力。家長再幫忙,也不能代替自己的探索和感覺。
以后遇到難題,孩子不會有太強的畏難情緒,也就不傾向于問家長了,孩子真正把學習看成自己的事情了。
從宏觀上講,考試問題完全沒有必要家長來操心。學習是學生的責任,這是任何人都沒法代替、跨越的。好的學習成績一定是學生自己想學、自己愛學才能獲得的,不是別人盯出來的。
因此,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的好感覺,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我自己的事,不是爸爸媽媽的事。這點最重要。
第二件事就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有一位全國知名的歷史學者,幾個孩子的學習都特別好,如今個個事業(yè)有成。他成功育兒的經(jīng)驗就兩個字:不管。
有人問他,我也不管,我的孩子怎么不如你孩子愛學習?他反問,你回家都干什么?那人說也就看看電視。這位學者說,那你要求孩子看書的時候最好自己也關掉電視看看書。
有的家長自己就不愛看書,回家看電視、打游戲,還要求孩子成為熱愛讀書的好學生,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
孩子考試考得好,不應該是我們的終極目的。我們?yōu)楹⒆铀龅囊磺?,都是為了他能健康成長、快樂生活。家長不能只盯著孩子考了多少分,而應該更多地關心孩子智商和情商的均衡發(fā)展。吃晚飯的時候,和孩子聊聊同學間的趣事;晚間安靜的時候,趁孩子學習的間隙,和他談談心。這些都是如水般自然的精神給養(yǎng)。更多的時候,孩子厭惡、害怕的不是考試,而是考不好父母就會批評我,考試成績比我還重要。
爭第一的要求可以提,但要求永遠第一就是非理性的。天氣尚且有波動,怎么可能要求孩子總是第一名,按照這個邏輯,孩子成人以后,求職一定要去收入地位一流的企業(yè);婚姻愛情也必須要嫁王子、配公主才行;生養(yǎng)的下一代更要相貌最好、智商最高……每樣事情都推到極致之后,我們家長自己都不得不懷疑,孩子是否都能做到了。
家長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看待考試成績,孩子就能不怕挫折、增強自信,既平和、理性地對待考試成績,又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充滿期待,長大成人后才能應對生活中的各種難題。
如果當學生的不喜歡學習、怕考試,就相當于做人不熱愛生活。如同你是木匠,煩拉鋸,煩推刨子;你是鐵匠,煩打鐵。這就沒法干好木匠和鐵匠的活。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各式各樣的考試之中經(jīng)歷著磨煉,當我們不怕挫折,勇敢地迎接挑戰(zhàn)的時候,當然能考出好成績。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76544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78910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83020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61841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66146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