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有很明顯的抑郁癥狀,抑郁癥患者不愿看病怎么辦 11個回答
我媽有很明顯的抑郁癥狀,而且我感覺至少是中度,甚至重度抑郁,我之前試探地和他提出過如果心情不好可以去醫(yī)院看看,說的也比較委婉,怕她對抑郁癥這個病有什么看法,直接說可能會刺激到她,但是她每次都是皺著眉說不想去,也不說是什么原因不去,然后我就不敢多提了,因為我媽自從抑郁以后就情緒很容易失控,就比如一個她很不想做的事情反復勸她跟她念叨的話,她就會很煩很抵觸然后失控,失控時就是尖叫,摔砸東西什么的,簡直就像瘋掉了一樣,我自認為特別可怕,所以我一直不敢強烈的跟她提看病的事。我自己猜測她抵觸看病可能是病恥感,所以忌諱忌醫(yī),寧可平時心情很低落也不想去面對自己得病這個殘酷的事實,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她的病情真的不能再拖了。委婉的說也怕刺激她,如果解釋一大堆抑郁癥不是可恥的病又會覺得我啰嗦逼迫她,我現(xiàn)在干著急卻又恐懼無奈,跪求各位能否給我些建議勸說我媽?還是說沒什么辦法只能逼自己勇敢的接受她失控的狀態(tài)?
匿名網友
2023-01-30 02:12:48
張楊郁 向TA咨詢 打賞
題主好,見字如面。
首先謝謝你對我的信任和邀答,從這段長而詳細的描述里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你對媽媽的擔心,作為她的陪伴者,你辛苦了!
嗯,下面咱們來依托著你的描述來聊聊,一起嘗試為減輕你媽媽的痛苦做一番努力。
在描述的開頭,你提到“我媽有很明顯的抑郁癥狀,而且我感覺至少是中度,甚至重度抑郁,我之前試探地和他提出過如果心情不好可以去醫(yī)院看看,說的也比較委婉,怕她對抑郁癥這個病有什么看法,直接說可能會刺激到她”——關于這一節(jié),我想了解的細節(jié)有幾個:
a.媽媽的這種“很明顯的抑郁癥狀”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b.媽媽的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了多長時間?
c.媽媽在這種狀態(tài)下具體有過哪些表現(xiàn)?
d.你具體是怎樣對媽媽進行勸說的?(這里面藏著你和媽媽之間所使用的溝通模式,而溝通模式里又藏著你和媽媽各自對“治療”這件事的思維出發(fā)點)
之所以想要了解以上4個細節(jié),是想通過它們和向你傳達一種觀念:【抑郁】和【抑郁癥狀】是不同維度的兩個概念,【抑郁】是一種受情緒牽動的心理狀態(tài),在這個狀態(tài)里,情緒是主要【作用源】,所以是存在調整的可能的,而【抑郁癥狀】則是需要經過專業(yè)鑒定才能了解【抑郁】這種情緒是否在你媽媽的身心里產生病理影響,這是兩個不一樣的范疇,所以下判斷時需要謹慎。
往下,你提到說“但是她每次都是皺著眉說不想去,也不說是什么原因不去,然后我就不敢多提了,因為我媽自從抑郁以后就情緒很容易失控,就比如一個她很不想做的事情反復勸她跟她念叨的話,她就會很煩很抵觸然后失控,失控時就是尖叫,摔砸東西什么的,簡直就像瘋掉了一樣,我自認為特別可怕,所以我一直不敢強烈的跟她提看病的事”——看到這里,我真的由衷地要為你豎起大拇指,這是你對媽媽的狀態(tài)和自己的狀態(tài)覺察得最深入的部分,你看見了她的阻抗,也看見了她在失控的狀態(tài)下的行為模式,我想把你在當中的覺察梳理在這兒給你看。
媽媽抑郁之后情緒很容易失控,她失控時就是尖叫,摔砸東西什么的,像瘋掉一樣,特別可怕,所以一直不敢強烈地跟她提看病的事?!@里面有值得調整的點,你是否還能看見那個調整點呢?
其實你對你媽媽可能存在【病恥感】的這個猜測是有道理的,承認自己內心需要療愈是件難以啟齒的事情,它并不像一些明顯的病理,從外在看得出來,有很多時候,即使看出來了,也不能被很快承認,因為在當中的人沒辦法一下子接受ta們【和常人看起來不一樣】這個事實,但實際上,ta們和正常人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咱們知道正常人都會有患感冒的時候,那身體尚會患感冒,心理感冒當然也會有可能出現(xiàn)了,尤其是在【心理免疫力】不穩(wěn)的時候,心理感冒就會發(fā)生。
還有,你說自己不敢強烈地跟媽媽提看病的事,但如果解釋一大堆又會讓媽媽覺得你啰嗦地在逼她?!H愛的,我可以理解你在【勸說媽媽】這件事上的著急、恐懼和無奈,但我想和你分享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是否走出療愈這一步,取決于媽媽她自己的意志和選擇,咱們作為子女是沒有辦法去替媽媽做出選擇的,而比起【勸說媽媽】這個做法,媽媽在這種狀態(tài)下更需要的可能是咱們對她無條件的理解和陪伴。
你當然可以選擇不接受媽媽的失控狀態(tài),怎樣在即使【不接受媽媽的失控狀態(tài)】的前提下,仍然不影響自己的生活,才是更值得考慮的事情。
你能把這件事釋放到平臺來,已經讓我看到了你的勇敢,因為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但是你做到了,既照顧了自己在這件事情里所需要的情緒釋放,也有可能讓你在往后的日子對媽媽有更多更深的理解。
記住,媽媽是否需要治療這件事,咱們可以提,但是選擇,讓媽媽自己做出。
如果你感覺媽媽的情緒影響到了你自己的狀態(tài),可以選擇照顧好自己的同時照顧好媽媽,這種時候,你的狀態(tài)越積極,越能感染到媽媽。
我是潘釩,再次真誠地謝謝你對我的信任和邀答,希望這番回應和分享能給你送去些微從焦慮和困擾中釋然的靈感。
好好照顧自己和媽媽。
?
馮玥雅 向TA咨詢 打賞
石宏英 向TA咨詢 打賞
吳丹 向TA咨詢 打賞
許葉華 向TA咨詢 打賞
梁峻萌 向TA咨詢 打賞
題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帶來一些些幫助。
可以感受到你非常擔心自己的媽媽,而通過你的描述,也不能斷定媽媽就一定是抑郁癥,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是抑郁癥還是需要經過專業(yè)的綜合評估和診斷的,一般來說,臨床上抑郁癥有以下特點: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思維意志活動減弱。也就是說,抑郁癥患者對于那些曾經給他們帶來愉快感受和成就感的那些活動都表現(xiàn)出不感興趣,而對于那些曾經他們很厭惡很排斥的活動,會表現(xiàn)出頻率增加。不知道媽媽現(xiàn)在是不是在生活中有這樣的表現(xiàn)和情況呢?
給你的建議是:
和媽媽建立好好的關系,做到共情她的感受,傾聽她的需求,安撫她的情緒。好的關系是溝通的基礎,當有了好的關系,媽媽也更容易聽你的建議。
當媽媽不太舒服的時候,可以試著去感受她的感受,也可以找到合適的時機,去聽聽她的心里話,問問她,她需要你為她做些什么,她哪里不舒服,因為什么而情緒激動。如果我們是在接納、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去共情媽媽的感受,傾聽她的需求,并且,在她表達了之后,也不對她有任何的批判和指責,她會覺得和我們傾訴是非常安全和放松的,也會愿意將自己內心的話說給我們聽。
而這種傾訴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很好的療愈,而通過這樣的方式,你也可以更好更深地了解到媽媽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可以更好地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到她。
2.了解媽媽不想求助的原因,和她進行有效的溝通,看到她擔心的是什么,從而進行針對性地調整。
當媽媽愿意將自己內心的話說給你聽,你就可以聽聽她不想去醫(yī)院看的原因,聽聽她擔心和糾結的是什么,然后,你就可以對此進行一些疏導和解釋,打消媽媽的一些顧慮和擔憂,給到她安慰和支持。
一般來說,可能會存在以下這些原因:
她擔心費用的問題,覺得為此花錢是不值得的。但其實,抑郁癥和很多慢性病一樣,如果拖著不去干預和治療,到后期會越來越難治,說不定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治療。我們現(xiàn)在花錢,也是買個放心和舒心,從長遠來看是非常值得的。
也許,她會覺得自己可以調整好,或者覺得自己的癥狀不嚴重,還可以撐得住。那么,你可以先尊重她的意愿,并告訴她,如果她覺得自己撐不住了,隨時可以陪她一起去看醫(yī)生。你也可以進行一些科普,告訴她癥狀是否嚴重是需要經過綜合評估和診斷的,我們可以先去醫(yī)院看一下,看看醫(yī)生是怎么診斷的,這樣不是的話,也可以安心一點,如果是的話,就可以及時調整,更快恢復,讓自己的心里更舒服一些。
她可能不太想將自己心里的秘密,講給其他任何人聽,包括心理醫(yī)生??梢愿嬖V她,心理咨詢是有保密原則的,醫(yī)生不會將她說的內容說出去的,醫(yī)生是來幫助她變得更幸福更好的,醫(yī)生可以幫助她解除一些心理困擾,幫助她學會如何調整心態(tài),解開心結。
或許,她會擔心別人會不會笑話我?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都會有抑郁的時候,抑郁癥的形成因素也是非常復雜的,這也并不是你的錯,你只是生病了,生病了就需要好好治療,就可以康復。
也有可能她會擔心看醫(yī)生沒有用,覺得心理醫(yī)生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生活。可以告訴她,傾訴本身就是會有療愈作用的,通過心理咨詢,可以幫助自己改變認知結構,進行情緒的疏導,提升自己的心理韌性,而且,很多人都通過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有了改變和成長,抑郁癥不是不治之癥,是可以康復的。
?
3.用一些方式增加媽媽生活中能夠給她帶來愉悅感和成就感的事情和活動,幫助她激活內在獎賞機制。
我們先了解一下,為什么愉悅活動的減少和厭惡活動的增加,會導致抑郁癥。借用上次我們心理學研究會群組特邀咨詢師——趙香梅老師的分享,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馬克思說過“勞動創(chuàng)造人”,在勞動的直接推動下,我們人腦的腦容量才會不斷地增加,才會創(chuàng)造出像現(xiàn)在這么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
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來說:大腦作為指揮我們學習和生活的總司令,它會遵守一個內在獎賞機制,形成一個回路,當我們在跟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中,我們做了一些事情,就會從環(huán)境中得到一個反饋,這個反饋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如果是積極的反饋,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讓我們感覺很愉悅、舒服,這個愉悅、舒服的感受就會促進我們再去和環(huán)境互動,起到一個正強化的作用;如果是消極的反饋,大腦就不會分泌多巴胺,我們會感覺不舒服,會分泌腎上腺素,感覺到緊張,有壓力,就會停止做類似的事情。而抑郁癥患者這個獎賞機制發(fā)揮的功能很弱。所以,我們要反過來,要通過跟外界更多的一些接觸和活動,去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然后,讓抑郁癥患者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產生一些更好的體驗,重新激活這個內在獎賞機制,這是一個反向操作法。
也就是說,你可以去觀察,是不是媽媽現(xiàn)在很少會去做那些讓她能夠產生成就感和愉悅感的事情了?而是更多地停留在她不喜歡的一種狀態(tài)里,讓自己的情緒越來越差呢?我們可以鼓勵和幫助媽媽每天做一些讓她能夠體驗到成就感和愉悅感的事情,比如她曾經喜歡做的運動,她曾經喜歡參加的娛樂活動,曾經那些可以讓她覺得自己有價值的事情等等都可以,慢慢地,這些活動就可以激活她的內在獎賞機制,幫助她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以上,供你參考,祝好!
陳哲 向TA咨詢 打賞
戚麗嘉 向TA咨詢 打賞
我想,如果你真的能把握住坦誠和平等,深入地與媽媽溝通一次,會有所突破的。
上面的這些分享不知是否適用,也期待著與你能有機會深入交流。我是心理咨詢師王學靜,祝愿你順利。
李卉子 向TA咨詢 打賞
感謝你的邀請。
看到你的文字,我也為你捏了一把汗,有種“有勁使不上的感覺”。太用力推了,擔心媽媽會承受不?。徊蝗ネ苿铀床?,你又感到不能再拖了,再拖可能會出問題了。
我也有一些來訪者并非主動求助,通常由家人、機構轉介。面對非主動求助的來訪者,要花許多力氣在建立關系上,通過恰當?shù)淖稍兞Χ?,讓她們慢慢愿意主動咨詢,這是個艱難的過程。我想,對于家人來說,這一過程更不容易。
我從以往經驗中分享一些我的想法,供你參考:
***首先,你作為兒女,如此細心得體察著媽媽的情緒狀態(tài),可以看得出,你對她有多么用心。但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癥的診斷有嚴格的標準,需要到醫(yī)院做評估診斷。
如果貿然的給她貼上標簽,可能會引起她的反感。即便你嘴上沒直說,但她在與你接觸時,從你的言行中,依然能感受到你對她的定位。
當她感受到你對她的看法時,可能會激起她強烈的對抗情緒。在我所學的溝通分析(TA)中,有一個重要概念是心理地位。此時,你的媽媽感受到的可能是“我不好(我有?。?,你好(你看出來了)”的心理地位。
試想一下,即便是面對自己的親人,有誰愿意帶著“我不好,你好”的感受,接受你的建議呢?
***你文中并沒有談到媽媽對就醫(yī)明確的反饋,我根據(jù)經驗猜想,可能有以下情況:
1、根本不承認自己有病
一提去就醫(yī),就反駁,“我沒病,看什么醫(yī)生?”這種情況,有可能是你說的病恥感,也有可能是病情較重,沒有正確的認知,需要你仔細判斷。
2、知道自己生病了,但不愿承認,因為內心存有幻想——只要不去醫(yī)院,醫(yī)生沒明確說,我就不算生病。
如果是這樣,她可能存有許多對心理疾病的幻想,例如,心理疾病就是精神病,等于瘋了等等。把這些幻想打破,真相才會呈現(xiàn),然后她才有機會真正接受事實。當然,這個工作也是咨詢中的重要工作。許多來訪者剛開始咨詢的時候,都會存在各種幻想。
3、擔心現(xiàn)實問題
例如:看病的費用;給兒女增加經濟負擔、照顧負擔;親戚朋友知道了很丟臉等。其實許多時候,媽媽那一代人的想法和你是不同的,踏踏實實的去問問她的擔心是重要的。
***你文中提到了母親的情緒除了抑郁,似乎也有“易激惹”的表現(xiàn),也要考慮腦、身體的器質性變化可能性。
另外,不知你媽媽的年齡,是否與雌激素變化有關,這些都是要考慮的。
一般來講,排除了器質性變化,再看心理因素更客觀。
李洲 向TA咨詢 打賞
黃玉群 向TA咨詢 打賞
求助問答
每個女性朋友們心中都會有自己喜歡的男人,而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男性朋友們對于女孩都喜歡什么樣的問題都是比較關注的,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
去看看電影《重慶森林》里,王菲飾演的阿菲喜歡上了梁朝偉飾演的警察663。663剛失戀,前女友把他家的鑰匙留到了阿菲打工的快餐店。阿菲偷拿了鑰匙,每天下午,趁663不在家的時候,就偷偷
去看看梧桐坐在我的對面,舉著酒杯,一飲而盡。這個男人的身上,承載了太多的故事。他看著我,借著酒勁,欲言又止,卻又情不能自已,我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一個人,驅車幾千里,從小城到最遙遠的
去看看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破冰:我們?yōu)槭裁葱枰湍吧苏f話》,作者是:小荻老師,本來當成一本溝通書籍來讀,讀完幾遍之后,這本書實際上更象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為什么要跟陌生人說話。書中有
去看看試想,現(xiàn)在是周四下午你呆呆地坐在辦公桌前,盯著面前的任務清單,想想周末前還有至少十件要完成的是事情。整個人僵住,但心率卻逐漸飆高,大
去看看很多心理科普文章都強調了“關系”的重要性,在心理咨詢時咨詢師也會從當下的朋友關系、同事/同學關系、夫妻關系、母(父)子關系問到成長過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