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再一次看到一個公號標題:《你為什么沒有異性緣》時,本來覺得這會是自己特別有興趣的話題,結果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我,好像對這個話題已經(jīng)沒有了打開來看的興趣。
一直非常自卑地覺得自己是沒有什么異性緣的,因為從小到大,不僅極少被異性明確表白,甚至連異性好友都極少,寫到這里我覺得似乎應該加一個括號(接觸心理學之前),但又覺得過于頻繁地使用這個句式,搞得特別像個心理學硬廣。
表面上,你幾乎看不出我和異性相處有什么障礙,只有我內心深處,知道那時的自己與異性之間隔著千山萬水。
此篇并不打算剖析什么我缺乏所謂異性緣的原因。
而是重點想說,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我真的越來越不在乎這個曾經(jīng)困擾我多年的問題。
也許是從結識老公,有了生命中第一個也是至今最深刻的兩性關系開始;
也許是從進入心理學圈兒,從無數(shù)次課上一點點慢慢浸潤式療愈自己傷痛開始;
也許是當我有了一個兒子,在他的成長中感受到一個異性生命微妙的不同;
也許是當我從異性咨詢師那里不斷感受到與父親相處類似而又完全不同的體驗;
……
反正,不知道怎么著,我已然變了,而且是很多。
所謂療愈,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知不覺中,這個議題已經(jīng)不糾纏我了,回頭算算,竟然花了14年的時間。
而且起作用的也并不止是心理學,更多的還有生活的歷練。
特別是當我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漸漸發(fā)現(xiàn)這世界上需要我去做的,值得我去關注的事還有太多。
這個時候,再去看看所謂“異性緣”三個字,真的好輕飄飄。
不過就是少女“被異性關注”的自戀迷夢而已,并暗含著和同性競爭的好勝心。
然而如今,一天比一天明白,所謂競爭,不過是自己造出來的勝負之境。
更一天比一天明白,別人關注什么和我自己關注什么比,真的太不重要了。
所以異性怎么看我,哪有我怎么看異性重要呢?
總惦記別人怎么看我,于是沒辦法看清楚別人,那所謂“緣起緣滅”的原因,就更是沒法知道了。
三十七八歲的“高齡”才懂得這些,總覺得有些心酸:太遲了。但,也許這些漫長的時日,就是我這個人必須要走的路,是我的“私人訂制”。
總是在一些不經(jīng)意的瞬間,才明白已經(jīng)和過去的自己告別了。
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而告別的,又何止是對“異性緣”的糾結。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31357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69658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4824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2127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02916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