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拖延癥的困擾,其實拖延癥并不是什么惡習或者是心理疾病,也不是品行的問題,這是一個個體和自身和諧相處的復雜心理問題,那么怎么才能擺脫拖拖拖呢?下面我們就在心理學的角度教你如何擺脫拖延癥!
為什么會有拖延癥的存在,害怕失敗,追求完美:
害怕失敗的人通常會出現害怕失敗的情況,他們有一個自己的心理的小角落,在這個角落中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我做的事情直接反映了我的能力;我的能力水平決定了我作為一個人所具有的價值,能力越強,我的自我價值感越高!
這類人總是責備自己,認為自己是無能的,沒有價值的,因此不去做一些事情就不會出現這種感覺,因此拖延會讓這種人的恐懼有所緩和!
為什么會有拖延癥的存在,害怕成功:
害怕成功是因為當人們做出一個較大改變時,即便那個改變是往好的方向發(fā)展,他們依然會有所憂慮,這種變故會讓他們感到有風險!
對他們來說,成功毫無例外地會導致一個人失去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權和選擇權!
所以為了避免成功引發(fā)的恐懼,人們就會選擇拖延!
拖延癥的形成原因,害怕親近和疏遠:
在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有一個名詞叫做心理舒適區(qū),在這個區(qū)域中各周圍的人相處才是舒服的!
離開自己的心理舒適區(qū)會讓他們感到不舒服,他們會不遺余力地想回到自己舒適的區(qū)域,拖延就成了維護他們心理平衡的一種策略!
教你如何擺脫拖延癥,明確目標和可行的計劃:
可觀察性:以某些具體的行為來定義目標!
具體性和特殊性:目標要越具體越好化!
可以被分解為幾個小的步驟:不論多么困難或是多么簡單的目標,都需要一步一步來完成,所以,瞄準每一個步驟的靶心,會讓我們的行動更有效!
第一步可以在五分鐘內完成:拖延者想問題時往往過于理想化,這會導致目標設定得不切實際。因此,設立一個小而能夠帶來成就感的目標,會讓你立馬嘗到克服拖延的甜頭!
教你如何擺脫拖延癥,判斷時間:
制定非計劃日程表
制定一個非計劃日程表,你就知道一周花多少時間完成必須做的事情;你除了必做事情之外還剩下多少時間;未填滿的空白處顯示出,你剩余且可利用來完成特定目標的時間有多少!
提升定時能力
不要分散太多的精力:如果你需要完成的事情過多,而且你用忙碌來逃避更為重要的事情,那么你的忙碌就可能是在拖延!
找出你的最佳時間:不要強求自己在任何時間做任何事情都能表現出最佳狀態(tài),而是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時間安排!
學會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取得認知上的平衡:一直留戀過去,或貪圖當下,或幻想未來,是不可取的!
享受你的自由時間:在該工作的時候專心工作,在該玩耍的時候盡情享樂,不要讓拖延的負面情緒剝奪你休閑的時間!
練習判斷時間:一個練習克服主觀時間誤差的方法是,進行預測時間與實際使用時間的對比!
學會利用零碎時間:一種叫瑞士奶酪法的時間管理方法建議我們,寧可在一個大任務中見縫插針,也不要消極地等待一整塊時間出現!
預防意外干擾: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任何可能出錯的事情都會出錯,所以,不要僥幸地指望所有任務都能按照計劃順利完成!
委派任務:請人幫忙是提高你的時間使用效率的一種方式!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73191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7873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2829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3625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30023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