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當我們把事情說成是一種狀況、一種處境或一種情形時,事情就更容易發(fā)生變化,這是從建構主義的角度看待問題。
02
所有的角色只是表面的一個標簽,有時候一個人會充當其中的一個角色,有時候一個人可能會充當其中的兩個甚至三四個角色。
03
電影《飄》里有句話說 :“當明天來臨的時候,也許我就會有新的想法?!?/p>
04
從心理學的動機角度來看,關注結果是關注外部動機,關注過程是關注內部動機,而內部動機能更持久地維持動機。
05
生活在經(jīng)濟發(fā)達的時代里,年輕人有很多現(xiàn)實的自由度,比如說,我們從小聽到南極時,認為南極是離我們無限遙遠的地方,但是現(xiàn)在的中學生在假期就可以去南極學習科學課,這是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的巨大變化。
06
在傳統(tǒng)社會里,每個家庭會將自己的任務或主要使命派遣給孩子,也就是說,靠一代人完成家族使命是很困難的,每一代人必須前仆后繼合力去完成一些家族使命。
07
在人生的所有階段中,人們不斷面臨著喪失,但是生命最后階段的喪失與其他階段的喪失有所不同。
08
如果父母充滿矛盾,或者在離婚之前有很多爭吵,離婚之后有很多糾紛,那么孩子很可能會成為調解者。
09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成長,一定是有認同的對象,并不斷地把認同對象內化,最后變成成熟的自我。
10
婚姻是合法提供性滿足的一種關系,彼此為對方提供性滿足是婚姻家庭里很重要的責任。
本文摘自劉丹新書《家庭的傷痛與療愈:劉丹博士的家庭咨詢課》。
知名家庭咨詢專家劉丹博士心血力作。深入探討中國家庭所特有的熱點現(xiàn)象、典型問題和復雜困境,立體呈現(xiàn)個體從成人、新婚、有孩子、孩子離家到生命晚期的家庭足跡,細數(shù)家庭每個發(fā)展階段的任務、挑戰(zhàn)及應對方式,幫你看見家庭背后的愛和力量,療愈家庭帶來的傷痛,借助家庭的資源活出自己。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61328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1530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56967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9379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91673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