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jié)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抖墓?jié)氣歌》
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會被父母教唱這首歌曲,讓我們記住一年有24個節(jié)氣。
清明,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清明節(jié),是我們傳統(tǒng)的祭祖的日子。一般到了這個日子,大人都會帶著孩子去給自己逝去的親人燒點紙。
你知道么?為什么我們的祖先會選在清明節(jié)這一天進行祭祖?為什么不選在萬物蕭殺的秋天呢?
清明節(jié),一般都在公歷的四月四日或五日,正是一年最美好的時候。這時,桃花、梨花、杏花、玉蘭花等等都次第開放,野草開始生長,莊稼在這個時候也長勢喜人。所謂大地呈春,陰陽轉(zhuǎn)化,吐故納新,生氣始盛。
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時候。你在北方的野外,既可以看到頭一年的枯萎的草叢,也可以看到新冒出的綠芽。你可以在枝頭看到美麗的鮮花,也可以看到許多樹枝還依舊光禿禿的,并未長出新葉。
在這個時候,你既能看到已經(jīng)老、死的植物,亦能看到新生的、充滿活力的生命。生與死是如此融洽地成為一體,那些枯萎的草、光禿禿的樹枝不但不會令我們感到悲傷,反而會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我們的祖先是如此的智慧,選擇在這個美好的時期祭祖。在智慧的祖先眼里,死亡不過是另外一種新生罷了。如莊子所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p>
死亡并不可怕!新舊更替、陰陽轉(zhuǎn)化,恰恰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現(xiàn)。生與死,就如同呼吸之時,吸與呼的相續(xù);就如同一日之中,黑夜與白天的交替;就如同一年之中,春夏秋冬的輪轉(zhuǎn)。
死亡,意味著新生,意味著成長,意味著變化。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父母慢慢地變老,孩子們會漸漸意識到,自己終有一天,也將如同父母一樣老去,如同祖父母一樣離開這個世界。
不過,他們也知道,即使他們逝去,他們的后代依舊會將這愛與希望一代一代傳遞下來。
兩千多年前,孔子站在河邊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如今,當我們意識到,終有一天我們也將離開這個美好的世界,亦會不由得生出一種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感慨。
所謂的死亡,不過是一場再見;所有的相遇,不過是久別重逢。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15338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4196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70805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3291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92091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