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看到我們愛的人時,我們的大腦會發(fā)生什么?為什么我們會墜入愛河并與一個人呆在一起?愛情和多巴胺有什么關系?
今天閱讀的文獻是 Helen Fisher 發(fā)表在《神經生理學雜志》: Romantic Love: An fMRI Study of a Neural Mechanism for Mate Choice.
浪漫愛情:擇偶神經機制的 fMRI 研究
墜入愛河是人類普遍的經歷。除了悲傷之外,戀愛的感覺可能是我們最強烈的人類體驗。但為什么我們如此強烈地感受到這種浪漫的愛呢?這有什么進化目的?
科學家們已經描述了哺乳動物和鳥類物種的無數特征,這些特征是為了吸引配偶而進化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表達了配偶偏好并做出了配偶選擇,數據表明這種“吸引力系統(tǒng)”與多巴胺能獎勵系統(tǒng)有關。
強烈的浪漫愛情,一種跨文化的普遍性,是這種吸引力系統(tǒng)的一種發(fā)展形式。
為了確定與浪漫愛情相關的神經機制,研究使用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并研究了 17 名強烈“戀愛”的人。愛情特有的激活發(fā)生在右腹側被蓋區(qū)和右尾狀核,與哺乳動物獎勵和動機相關的富含多巴胺的區(qū)域。這些和其他結果表明,多巴胺能獎賞途徑有助于浪漫愛情的“一般喚醒”部分。
浪漫的愛情主要是一種動力系統(tǒng),而不是一種情感;這種沖動不同于性沖動;浪漫的愛情隨時間而變化;浪漫的愛情在生物行為上與哺乳動物的吸引力有相似之處。
這種吸引機制的進化使個體能夠將他們的交配能量集中在特定的其他人身上,從而節(jié)省能量并促進配偶選擇。皮質紋狀體系統(tǒng)具有將不同的皮質信息與獎勵信號結合起來的潛力。
Fisher 等人的研究旨在檢驗他們的假設,即大腦中富含多巴胺的區(qū)域與戀愛有關,這有助于鼓勵一夫一妻制。這也有其進化優(yōu)勢。它可能會增加后代的生存機會,因為有兩個父母可以為后代帶來更多好處。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63283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97294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10529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81316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184079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