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出軌”,原來喜歡冒險、一夜情的男人把基因傳給后代的概率更大。
用進化心理學來解釋男人為什么喜歡胸大的、為什么喜歡長發(fā)的,邏輯上是非常順暢的,可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真的科學嗎?
心理學跟數(shù)學、物理、化學這類自然科學相比,它的嚴謹程度是有差距的,不能把心理學想象成一個數(shù)學公式,直接套上答案。它沒法套到具體的個人身上,解決具體的問題。每個人身上有什么個性化的心理問題不能指望幾個理論就能給解決掉。

這就是為什么會有心理咨詢這個行業(yè)。心理咨詢師會聊好多好多,然后了解很多細節(jié),到最后才能通過所有的信息去做一個綜合的判斷,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心理特征都是個性化的。
“具體分析”是心理學的一個特點也算是一個限制,不能太把它當成科學的東西。從物理化學這種比較嚴謹?shù)目茖W實驗來看,心理學的實驗水平是比較小兒科的,很多心理學的結論其實是沒法復現(xiàn)的。
進化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流派,它也存在這個嚴謹性上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它是沒法直接驗證的。我們知道自然科學都是要求直接驗證的,比如說想發(fā)明一種治療治糖尿病的藥,就必須做實驗來證明。隨機抽樣抽到一群糖尿病的病人,把他們分成兩組做實驗,一組吃藥,一組隨便吃別的東西,但是又不能讓他們知道吃的是什么。

而且做實驗的人也不能讓知道我喂給哪一組的人是真藥,哪一組的人是一個起安慰作用的假藥,這就是醫(yī)療上常說的隨機雙盲實驗。所有人都在黑箱子里操作,保證結果是客觀的,不是因為大家心理上產(chǎn)生了一些主觀的干擾導致對結果的記錄或者觀察出現(xiàn)偏差,最后對比兩組人才能下結論:藥是否有效?這就叫直接驗證。
進化心理學研究的是幾萬年前老祖先的心理特征,就不能要求科研人員必須穿越回去找到當時的兩組人,然后在兩個平行宇宙里做一個對照的實驗來驗證這個假設。

所以只能間接證明,比如說上期講的男人喜歡的美女一般都是胸大的、長發(fā)的,這些特征都是能幫助男人挑到年輕的、健康的姑娘,她的生育能力更強,產(chǎn)生更多后代的可能性就越高,這個假說在科學上早就被證明了。
科學是通過發(fā)現(xiàn)這些指標的內(nèi)在科學邏輯來證明的??茖W家研究發(fā)現(xiàn)人的生育能力的高低跟腰臀比有關,科學證明的腰圍比臀圍是0.7的時候,這個比例是最適合生育的女性身材。而腰臀比又不是獨立存在,一般都跟長發(fā)、胸大一塊出現(xiàn),這就是為什么咱們看到一個姑娘身材好的時候都說是s型曲線。
進化心理學認為男人擇偶的時候非常重視女生的相貌,喜歡找美女??茖W家就去研究所謂的美女,在大眾審美里到底是個什么概念,其實就是女生的五官分布的比較均衡、左右臉對稱,這就是大眾意義上所謂的美女。

按照進化心理學的推論,我們之所以選擇這種面容姣好的姑娘應該是對生存有優(yōu)勢。面貌對于生存繁衍能有什么優(yōu)勢?在科學發(fā)展里就找到了依據(jù),男人之所以找長得漂亮的姑娘是因為漂亮的姑娘的五官分布是比較均衡的,左右臉對稱往往是比較好的。
左右臉對稱就代表健康,因為在原始社會寄生蟲是非常猖獗的,如果人體內(nèi)有比較多寄生蟲的時候,人的容貌也會發(fā)生變化,尤其是女性的左右臉會出現(xiàn)扭曲、不對稱。
現(xiàn)在的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如果寄生蟲比較猖獗,男人會更重視女人的美貌程度。這就是因為美貌需要左右臉對稱,而左右臉對稱就證明她是比較健康,這就是男人擇偶找漂亮姑娘的進化心理學方面的原因。

進化心理學跟天方夜譚或者嘩眾取寵的概念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基本上還是在走科學證據(jù)的路上。進化心理學除了在生理上,還會在社會結構里給我們帶來的很多影響。人類社會這么復雜的體系,怎么能用進化和生育來解釋呢?
《生猛的進化心理學》這本書給了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例子:很多女孩子都去追各種各樣的電視劇還會跟著劇里的男女主角哭得稀里嘩啦的,我們都知道電視劇里都是假的,為什么還會跟著電視劇里的人物哭呢?
用直覺的反應,我們可能解釋為編劇特別會抓人的心、劇情的跌宕起伏、代入感很強;而進化心理學給出的解釋是幾萬年前我們祖先的大腦中沒有自動的區(qū)分虛擬人物跟實際人物的功能。
我們現(xiàn)在繼承了祖先的基因之后,現(xiàn)在社會橫空出世了一個叫“電視”的東西,所以我們大腦的反應就跟看到一個真人真事是一模一樣的,于是那我們就能跟著哭得稀里嘩啦的。

再舉一個例子:現(xiàn)在網(wǎng)絡特別發(fā)達,人類有好多言論表達的自由,但是我們會特別反對聽到不一樣的意見。網(wǎng)絡論壇里會因為一個觀點而爭吵不休,兩個陌生的網(wǎng)民又沒有什么利益關系怎么會到這么一步呢?
我看過一本叫《正義之心》的書,書里說我們?nèi)祟惖牡赖赂?,讓我們覺得必須捍衛(wèi)我們認同的東西,當別人跟我們認同不同東西的時候,我們骨子里就會產(chǎn)生一種“我是對的,他是錯的”情緒。
這種情緒也是來源于進化,因為我們在原始部落的時候生存環(huán)境特別險惡,對于一個部落的人來說需要團結一致才能擰成一股繩,然后一致對外,這樣大家才能都生存下來。這種情況下大家就需要特別的認同彼此的觀念,就形成了一個共同的道德原則。

要想在部落里生存下來就必須跟別人協(xié)作,因為一個人的力量太弱了。跟別人協(xié)作就必須也認同其他人都認同的道德準則,這對生存是有好處的。當你聽到其他部落的人認同的是另外一套觀念的時候,你就會打心眼兒里抵觸、生氣、憤怒、激起自己滿心的仇恨。于是就會跟他們敵對,這就是早期部落對于道德觀念的認同。
隨著社會快速發(fā)展,出現(xiàn)了大的社會分工,這種復雜的社會分工的程度早就超脫了原始部落那種簡單的協(xié)作。在這種現(xiàn)代社會里我們需要求同存異,大家才能合作到一塊。但是我們骨子里又有原始社會對一個已經(jīng)認同的觀念的堅持,當聽到不同觀念時候生理上就會出現(xiàn)一種憤怒、一種敵對的情緒。所以有了互聯(lián)網(wǎng)之后這種情緒被放大了,大伙兒在網(wǎng)上整天吵,梅西和C羅誰牛逼。

這種奇怪的現(xiàn)象是我們身上原始的一種屬性在起作用。我們身上有很多負面的情緒,比如把我們?nèi)拥揭粋€陌生的環(huán)境里或者進入一個我們不熟悉的領域,我們就會感覺到慌張、恐懼。
這其實是因為我們在原始社會的時候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總會看到一些奇怪的野獸,面臨這些動物,最好的選擇就是拔腿就跑,這樣活下來的生存概率就大。如果不知道害怕,遇到危險之后就只有被吞掉的份兒,所以這部分人都被淘汰掉了,剩下的都是知道害怕、恐懼的人。

但是到了今天,我們對未知東西的恐懼又成了我們學習一些新知識的障礙?,F(xiàn)在人類科學發(fā)展了、學術體系也非常龐雜了,我們總能看到很多我們沒有接觸過的領域,尤其是很多我們聽都沒聽過的領域,可能跟我們原先的認知、經(jīng)驗會有沖突。
這時候我們第一反應一定是非常情緒化的,就是恐懼、逃避、抗拒。比如我們聽到轉基因,會想到一個物種怎么可能是人造出來的呢?這跟我們以前的認知有沖突,一談轉基因,大部分人其實不知道有什么傷害,但是我們就會先天的會恐懼。

逃離舒適區(qū)是說你的經(jīng)驗和認知,其實都是一種讓你感覺舒服的地方,逃脫不出這個地方你就沒法發(fā)現(xiàn)更大的世界,因為舒適區(qū)之外是焦慮區(qū)。在焦慮區(qū)會覺得這個地方跟你以前的認知差異很大。
逃離舒適區(qū)的結論就是教我們怎么跟原始的這種對不熟悉的知識的恐懼、害怕和抗拒作斗爭,這都是現(xiàn)代社會進步太快而進化太慢的沖突帶給我們的一些負面的東西。

上一期我們講到了男人在擇偶上的一些標準跟進化是個什么關系。講到男人和女人的風險偏好其實差異是非常大的,男人普遍是比較喜歡冒險的,而女人追求的都是穩(wěn)定的、有安全感東西。
女人一提到找結婚對象先考慮物質條件,這其實都是在找安全感。之前在《非誠勿擾》上有姑娘說“寧愿在寶馬車上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因為宣揚這種特別拜金的思想還被電視臺封殺了。

坦白來說這個觀念只不過不適合在電視上這么公開的去講,對于所有的女性來說,私下相親的時候都不太避諱這些東西,她一定會問男方有沒有車?有沒有房?工作收入有多少?這個事情其實是被大家普遍接受的。
雖然很多男的覺得這個很不爽,認為女人太勢力,但是這個是事實?,F(xiàn)實中女人確實是追求物質的條件更多一些,男人相對來說喜歡冒險一些。比如創(chuàng)業(yè)的企業(yè)家男的比女的多;男人在婚姻上出軌的概率更多。
關于婚姻出軌的問題女權主義者可能特別的不滿,他們會覺得這是男人對女性的壓迫和戕害。女權主義者認為女人追求穩(wěn)定是社會分工對兩種社會角色的一個社會化的規(guī)定。

女人為什么不能出去闖?女人為什么就應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讓男人來挑選?女權主義者會認為這是對女人的一種物化。
進化心理學認為男女性別的差異不是社會化過程中強加給女人的而是先天的。按照進化心理學的邏輯,在原始社會的時候,女人確定找哪個男人當配偶是一件非常冒風險的事兒,因為一個男人對生孩子的貢獻其實是非常有限的,而女人要承擔懷胎十個月的風險以及把那個小孩養(yǎng)大成人的所有的責任。
女人撫養(yǎng)孩子期間希望男人能夠在她身邊給與她生活上的很多物質,幫助她把小孩養(yǎng)大。如果男人不負責任,那女人就得獨自承受撫養(yǎng)孩子的風險了,所以女人在選配偶的時候必須非常非常的謹慎。

而且,希望男人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是完全合情合理,符合進化論的。對男人來說不用付出很高的代價就可以留下后代,而且男人可以隨時生育。所以從生育這件事來說,男人其實比女人效率多得多。
既然男人生個孩子這么容易而且隨時隨地想怎么生就怎么生,那他一定就會采用一個冒險的策略,制造一夜情不負家庭責任,盡可能的去找不同的女人去交配,這樣他留下后代的機會就更大了。

所以這鼓勵了男人去冒險,因為冒險的男人他的收益更大。在遠古社會中花心的男人更容易把基因傳下去的,那些老實的男人就漸漸淘汰了。于是今天的男人對待感情上相對于女人來說總是不愛一點,見異思遷一點,而女性相對就保守一些,感情相比而言要穩(wěn)定一點。
今天的社會,大家普遍的都在用社交軟件尤其是微信,而微信朋友圈關系到整個社交網(wǎng)絡,我們使用朋友圈的很多習慣都暴露出我們原始社會的很多東西。比如朋友圈轉發(fā)最多的內(nèi)容一類是謠言,另一類是心靈雞湯。
這兩類東西在大家的朋友圈里轉的最多是因為特別吸引人,它一般都會變成特別好的小故事。比如有一個謠言就說蘋果手機的地圖把釣魚島劃給了日本人,所以我們?nèi)w中國人應該團結起來抵制蘋果手機。每當國際形勢緊張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各種強國論壇、愛國論壇上就會出現(xiàn)好多這類的故事的版本。這種故事真是流量神器啊,當然也是個測智商的神器。

相比謠言來說心靈雞湯就要文藝了很多,多少要有點唯美的感覺。很多自媒體大號發(fā)廣告,并不是簡單的貼個圖或者寫個廣告文案就拉倒,而是要精心編寫小故事,然后筆鋒一轉,把廣告引出來,粉絲還會很高興的轉發(fā)廣告。
這種廣告效果比傳統(tǒng)廣告要好一些,因為大伙是沖著聽故事來的,所以它傳播率是很廣的??梢杂眠M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人類為什么愛聽故事。
2015年有一本特別暢銷的歷史書叫《人類簡史》,它說人類早期之所以能從競爭之中脫穎而出,是因為我們掌握了一項非常強大的八卦的能力。我們的祖先都是群居生活,每個人必須跟周圍的人保持密切的關注和聯(lián)系,這樣才容易生存,于是我們現(xiàn)在這些人就把八卦發(fā)展到了娛樂產(chǎn)業(yè)。
進化心理學也對商業(yè)有一些啟發(fā),很多管理學大師經(jīng)常講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都要采取扁平化的方式,不要用科層制的管理方式。意思就是說現(xiàn)在企業(yè)組織機構上要盡量的把規(guī)模做小,因為小的組織機構容易管理上扁平化,領導跟底層的每個人都打成一片。而大公司就往往有大公司病,因為動輒就是幾千人、幾萬人,這么大規(guī)模就會出現(xiàn)一個明顯的問題科層制。

科層制通俗來說就是官僚體系,從上層的董事長到總經(jīng)理、副總,再到下層最基本的員工,它是通過權力的一級一級授權來管理整個組織架構的,所以永遠不可能像小公司那樣領導跟員工是好朋友。
很多管理學的專家都認為大企業(yè)病想規(guī)避就一個辦法,就是把大公司拆分成一個又一個的小企業(yè),每個小企業(yè)的人數(shù)不能超過150人,這個學術上的發(fā)現(xiàn)叫150定律又叫鄧巴數(shù)字。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不管是社交,還是公司的管理規(guī)模都是150人為限,150人以下效率就比較高,150人以上效率就低下。
因為原始社會的部落最大就是150人,我們的語言能力和大腦帶寬只能讓我們最多處理150個人際關系,超過150人大腦根本處理不過來。所以原始社會的部落是跟一家小公司是一樣大的,就是150人。

今天講了進化心理學在社會問題上給我們帶來了各種影響,下一期我們會在前面兩期的基礎上繼續(xù)往前推進,探討幾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511766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9502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710639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6671457 人想測
免費測試
4667157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