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還在醫(yī)院急診科的時候,中班時接待過一個14歲的少年。
他在學校與同學打架,被老師和媽媽送來了醫(yī)院。
記得當時,少年只是受了皮外傷,給他消毒處理了一下,就讓他回家了,沒有檢查也沒有開藥。
我之所以對這個少年印象深刻,不是因為他的傷,而是因為他受傷的原因和他媽媽的一番話。
他就讀的是一所很好的私立學校,教學質量好,收費也不菲。
在那所學校就讀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父母職業(yè)體面、收入中上的中產(chǎn)。
像他這種,父母在本市沒有房子,也沒有“體面”的工作,因為自己學習成績突出考入的學生,少之又少。
父親在這座城市打工三年了,眼見城市與農村教育的差距,他最大的夢想是把孩子轉到這座城市讀書。
但是,沒有房子、沒有戶口,轉入公立學校幾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父親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孩子送入私立中學。先解決孩子讀書問題,再解決房子和戶口問題。
因為前者不能等,后者可以等。
當然,父親做出這個決定的前提是,孩子學習成績特別好,人也聰明。他想給孩子更大更好的平臺。
在新的城市、新的學校,孩子在學習上并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卻因與同學間巨大的家庭差距,時有悶悶不樂。
這次在學校打架,是因為同學嘲笑他“穿著雜牌運動鞋”“沒有零花錢”“ 爸爸是一個送快遞的”……
少年的尊嚴與血性,讓他忍不住給了對方一拳,兩個人扭打了起來。因為對方個子比他高、且練過跆拳道,最終以他受傷結束了“戰(zhàn)斗”。
在急診室,印象最深的是媽媽對少年說的話,大意是:爸爸雖然是個送快遞的,但他善良、正直、勤奮,他是鎮(zhèn)上唯一一個把孩子送入大城市讀書的爸爸。
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
他相信兒子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
勤奮好學掙得屬于自己的尊嚴,
就像他一樣,
完全可以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
和正直的人品掙得這座城市的尊重。
記得最后,少年眼里滿含淚水,說了五個字“對不起,媽媽。”
在我的理解里,“對不起”與其說是道歉,不如說是成長、是決心、是懂事、是領悟。
是經(jīng)歷一些事,終會懂得:
反擊他人輕慢的最好方式,
是你的實力,
是你維護尊嚴的信心與勇氣。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的信中,講過他學生時代的一件小事:
當時他讀中學,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老師對學生們說有攝影師要來拍學生上課時的情景照。
照相,對家境貧寒的洛克菲勒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
所以的,當攝影師一出現(xiàn),他便想象著要被攝入鏡頭的情景,多點微笑、多點自然,帥帥的,甚至開始想象著興奮地告訴媽媽時的情景,忍不住嘴角上揚。
正在他陶醉于照相的美好感覺之時,攝影師指著他,對老師說:“你能讓那位學生離開他的座位嗎?他的穿戴實在是太寒酸了?!?/p>
最終,那張一直被洛克菲勒珍藏的多人合影,并沒有他,有的只是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
多年過去了,
洛克菲勒始終沒有忘記當年的情景,
沒有忘記當年一地的陽光,
沒有忘記當年滿懷的憧憬,
沒有忘記當年因為貧窮被侮辱后發(fā)燙的臉頰,
更沒有忘記當年被圈在攝影鏡頭之外自己發(fā)下的誓言:
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讓攝影師給你照相算得了什么?讓世界上最著名的畫家給你畫像才是你的驕傲。
洛克菲勒沒有因為攝影師的輕慢而仇恨他,沒有因為穿著寒酸而怨恨父母,沒有因為家境貧窮而自艾自憐。
相反,所有當年的不利因素,凝聚成了一股強大的動力,如同排山倒海般推動他,去追求一切美好的東西,最終成就他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洛克菲勒在信的結尾總結道:
我知道任何輕微的侮辱都可能傷及尊嚴。
但是,尊嚴不是天賜的,也不是別人給予的,是你自己締造的。
尊嚴是你自己享用的精神產(chǎn)品,每個人的尊嚴都屬于他自己,你自己認為自己有尊嚴,你就有尊嚴。
所以,如果有人傷害你的感情、你的尊嚴,你要不為所動。
我的兒子,你與你自己的關系是所有關系的開始,當你相信自己,并與自己和諧一致,你就是自己最忠實的伴侶。
也只有如此,你才能做到寵辱不驚。
不是每個人都有洛克菲勒的悟性與靈性,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洛克菲勒的決心與毅力。
但是,少年的你,必須明白,
尊嚴這種東西,
它可以輕到不值一提,任人隨意踐踏;
也可以重到不容忽視,令人心懷敬畏。
選擇的鑰匙在少年的你,手里。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428644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02740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13376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1409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49861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