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沒有這種人,從小到大他在班里成績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他似乎也不用多花時間,就是能成為家長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大家都覺得他很聰明。正當你要以為他要干出一番經(jīng)天緯地的大事業(yè)時,他卻找了個還過得去(在你看來根本用不著他“才華”)的工作,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
還有一種人,很愛折騰,他總是能做出讓人驚訝和冒險的決定和選擇。正當大家都在同情他的損失和挫折時,他又從失敗中站起來,開始了新一輪的事業(yè)。
卡羅爾認為,人與人之所以會不同,是由于其思維方式的不同。他將思維模式分為固定性和成長型兩種。固定性思維模式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不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則相反,認為智力和能力水平可以提高。兩種思維模式在職場、人際交往和教育方面都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兩種思維模式的比較,不同思維模式的人的表現(xiàn)
固定性思維模式者急于一遍遍證明自己的能力。正因為他相信才能的固定性,所以當他認為自己擁有某方面才能或者品德時,為了使他們接受到的評估與他自己的認知沒有矛盾,他必須證明自己有這方面的才能。為了不暴露自己的不足,維持外界對自己的正向評估,逃避或者錯過難得的成長機會;一旦失敗,會嘗試修復自尊而不是從中學習,或者失敗后把自己之前的認知推翻造成永久性創(chuàng)傷。
成長型思維模式更關注自身的成長。正因為他相信才能可以改變,所以當他有時間提升自己時,不會浪費時間去證明自己的杰出。缺點和不足也只是暫時的,如果可以改變這種不足,那就必須抓住一切機會;同樣,失敗只能反映目前的狀態(tài)和認知能力水平,如果失敗的經(jīng)歷可以促進自己更快的成功,那么吸取經(jīng)驗教訓就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失敗后最重要的任務。
兩種思維模式對生活的意義
電影《土撥鼠之日》講述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男主角菲爾是電視臺的氣象播報員,每年的2月2日,他都被委派去一個小鎮(zhèn)播報當?shù)亍巴翐苁笾铡暗墓?jié)日典禮。菲爾很討厭這個典禮,他認為某一天會有人看到他主持這個典禮,會影響他的前途。
他討厭鎮(zhèn)子里的人,認為他們是鄉(xiāng)巴佬,他毫不掩飾對他人刻薄和鄙視的態(tài)度,他向他的同事透露這將是他最后一次主持和參加這個節(jié)日。然而一場暴風雨后,他第二天起來還是2月2日,此后的每一天都重復這一天。
剛開始他每天都做好計劃愚弄他人,他利用自己知道的信息去勾搭和欺騙女人,他活在自己固定的思維模式中一遍遍證明自己的優(yōu)越性。無數(shù)次重復后,他意識到生活沒有意義,想要自殺結束這一切,但每次自殺都沒能成功。終于有一天他意識到他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改變,他學鋼琴,他讀書,學冰雕,去幫助和關心他人。從固定型思維模式到成長型思維模式轉(zhuǎn)變后菲爾完成了自救。
思維模式改變努力的意義
固定型思維模式通常會認為沒有能力的人才需要努力,他可能會告訴你,如果你需要為某事付出較大的努力,那你肯定不擅長做這件事。因此,大多時候固定思維者害怕努力,因為如果努力后仍然失敗,自己可能找不到借口。
而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則認為,即使天才也是需要通過努力才能達到成功,如果他們曾經(jīng)有機會得到想要的東西,但卻什么都沒去做,那么他“本可以“就足以讓他們異常難受。
事實上,那些在某一領域非常杰出的人物,我們并不是一開始就意識到他們有多么異于常人的天賦,而是經(jīng)過驚人的努力和不斷地練習達到一定高度后,才被大家所認同。
思維模式與職場領導力
不同思維模式領導者的行為
在擁有固定思維模式的領導者眼里,人有優(yōu)劣之分,而他自己作為領導者必須要時刻確認自己處于優(yōu)秀者之列,公司是他們展現(xiàn)實力的平臺。當團隊無路可走時,有可能拉著團隊一起滅亡,當團隊或者公司因為他的離開而四分五裂時,也就印證了他的重要性?;蛘咚麄兓ㄙM大量時間打造自己的名頭,證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讓團隊和自己的下屬成長。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他們相信人的潛力和發(fā)展?jié)摿?,無論是看待自己還是下屬,公司不是突顯自己優(yōu)越性的工具,而是促進自己及員工成長的發(fā)動機。
在職場中,當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信息不對稱時,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領導可能會為了掩飾自己管理能力或領導力不足的現(xiàn)實,提出很多你身上的問題,諸如你專業(yè)知識不夠、情商不高、組織溝通能力不行等等,把責任都推給你而又不提出可行的改進方案,只是通過打擊你的自尊和自信鞏固自己的權威和優(yōu)越性。
當你的管理者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時,他更有可能幫你分析優(yōu)劣勢,會傾聽你的想法因為這是他獲取自己管理成效反饋的機會,會幫助你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對于你做得不好的地方會真誠地指出來,并給你提供可行的建議,甚至會愿意給你提供成長的平臺和資源。一名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管理者,是一個引導者,而不是一個法官。
群體思維的產(chǎn)生
群體思維(groupthink)是20世紀70年代初,歐文?賈尼斯提出并推廣的概念,是指人們在團體決策過程中思維傾向于一致性,沒有人提出異議,沒有人采取批判的態(tài)度。有研究表明,群體思維現(xiàn)象一般來自于固定思維模式。
當領導者被當作一個有天賦、一個天才時;當領導者為了強化自我壓制不同意見時;當員工為了獲得領導肯定站在領導統(tǒng)一立場時,群體思維就會產(chǎn)生。當一個組織或團體擁有群體思維時,會使管理者陷入安全的假象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會使組織團體無法創(chuàng)新和突破而淪為平庸甚至淘汰的結局。
企業(yè)的思維模式
書中,為了弄清楚企業(yè)作為一個整體是否擁有某一種思維模式,作者及其團隊對《財富》雜志評選出的世界500強企業(yè)和世界1000強企業(yè)的一部分做了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關于公司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員工的答案具有高度一致性。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企業(yè),作者稱之為“天才文化”,其員工表示公司不愿支持其冒險和創(chuàng)新,認為公司普遍存在不公正、不道德的行為。作者分析認為,當企業(yè)熱衷于嘉獎天生才能時,所有人都希望成為明星,為了做到這一點,人們很容易做出投機行為,導致團隊協(xié)作水平下降。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企業(yè),作者稱之為“發(fā)展文化”,其管理者更傾向于認為自己的員工有強的協(xié)作精神,愿意學習和成長,認為員工具有更高的創(chuàng)新性和管理潛能。同時,這類企業(yè)的員工對公司信任感更強,參與度更高,愿意承擔更多的義務。
思維模式與教育
李嘉誠說,“任何事業(yè)的成功,都無法彌補教育孩子的失敗”。企業(yè)倒閉了,事業(yè)失敗了可以重新再來,而孩子教育失敗了是沒辦法重新開始的。足見教育對每個人人生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維模式在我們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也有一些啟發(fā)。
信息的傳遞和解讀
當我們在向孩子傳遞成功信息時,應該避免強調(diào)智力和天賦,這樣會損害他們學習的動機。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海姆·吉諾特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在表揚孩子時,不應該過分注重個性特征,而應該表揚其努力和成就。在面對孩子失敗時,作為家長和老師則更需要智慧,孩子需要的是誠實而有建設性的反饋,而不是把他們“保護”起來。
傳遞信息的方式會對孩子思維模式的形成起非常大的作用。不同思維模式的孩子在解讀信息時也會有很大差別。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會認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應該會受到評價和懲罰,而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可能認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是父母給他們提建議、教給他們道理的機會。
問: 如果你的父母因為你不跟其他小朋友分享東西不高興,你認為他們?yōu)槭裁床桓吲d?
固定型思維模式孩子:他們認為我是個自私的人
成長型思維模式孩子:他們希望幫助我和其他小朋友好好相處
成為好老師或者好父母
作者并不贊成教育者通過降低標準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也不贊成一味地提高標準,卻不教給學生達到標準的辦法。作者認為好的教師或者好的父母必須自己具有成長型思維,同時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具有成長型思維。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教師會給每個學生制定高標準,而不是把相對優(yōu)秀的學生設立高標準。同時幫助每一位學生達到既定標準,他們會告訴學生縮小差距的方法。好老師必須能和學生一起成長,而不是將自己看成一個完成品,傳授自己已有的知識。在幫助后進生達到標準的過程中,也是教師自己成長的過程。
思維模式與相處之道
兩性關系中的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認為個人和伴侶的特質(zhì)是固定的,他們心目中的理想伴侶是完美的,他們不認為伴侶間要互相溝通解決問題,如果你們心靈相通,就不需要溝通,通過行為揣測伴侶的想法就知道了。當問題和沖突發(fā)生時,大多都采取指責的方式,將矛頭指向個人特質(zhì),認為是性格缺陷,甚至還會因為對方某方面的缺點而看不起對方,從而對戀愛關系感到不滿意。而成長型思維者會接納伴侶的不完美。出現(xiàn)矛盾時,不會急于給對方做評論貼標簽,會想辦法幫助伴侶在這段關系中達到自己的目標,實現(xiàn)自己的潛能。
人際交往中害羞
害羞心理會阻礙人們的交友和戀愛。固定型思維模式者更在意他人評價,更容易產(chǎn)生害羞心理。在針對數(shù)百人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害羞者比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害羞者對交流影響更大。成長型思維者會將社交當成一場挑戰(zhàn),即使感到焦慮,仍然會積極主動參與結識新人的機會。而固定型思維模式者不愿意接觸社交技巧比自己強的人,不愿意別人看到自己害羞,更擔心在過程中犯錯。
思維模式培養(yǎng)與轉(zhuǎn)變
當我們堅持固定型思維模式時,可能是處于某種需要,在某個時刻,固定型思維模式符合我們的心理需要。想要改變長久以來我們慣于構建復雜思緒的這種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發(fā)生了改變,也不會將原有的信念替換為新信念,而是這些新的信念會與舊的信念一起存在,慢慢地變得越來越強,從而形成新的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式。
作者列出了通往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四個步驟。
接受。擁抱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盡管卡羅爾將思維模式分為互不相關的固定型和成長型,但實際上,我們都可能同時擁有兩種思維模式。在處理不同的信息時我們可能處于不同的思維模式當中。因此,承認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弄明白什么因素觸發(fā)了我們的固定思維模式,往往是培養(yǎng)和轉(zhuǎn)變我們的思維模式的前提。
觀察。明確什么時候會觸發(fā)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赡苁悄阍诮邮芤豁椥碌奶魬?zhàn)時,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格會告訴你能力不夠,接受挑戰(zhàn)可能會暴漏你的缺點;可能你在參加年后會站在眾人面前發(fā)言時,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格會對提醒你,你根本就不擅長當眾演講,你性格內(nèi)向;可能上級批評你數(shù)據(jù)整理很糟糕,報告紕漏百出時,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會出現(xiàn)并給你貼上“我不行,我是失敗者“的標簽。當我們了解了這些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格,清楚觸發(fā)它出現(xiàn)的原因時,將它記下來。
命名。這一步更多的是一種儀式,作者倡議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固定思維模式人格時,可以用一本書、一部電影中代表性人物或者現(xiàn)實生活中你不喜歡的一類人來命名。在你的固定思維模式人格出現(xiàn)的時候,以此來提醒自己這不是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從而改變和調(diào)整自己的思維模式。
教育。在前面幾步完成后,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出現(xiàn)時你越能保持警惕。這時候你要做的是嘗試去理解和尊重“他“的處境和想法,想辦法去幫助和引導他,保持通話讓他冷靜下來,和你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
最后,卡羅爾提議我們將兩種思維模式特點(上圖)打印出來,貼在鏡子上,以此提醒我們設立成長型的目標。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76482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89457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11483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19760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869437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