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很多時候,我們都非常害怕一個人,一個人的時候,有一種莫名的落空感,感覺自己好像被世界拋棄了,很無助。
但是我們好像忘記了,我們生來就注定要一個人走過無數(shù)的路,有些經(jīng)歷也只有自己能夠感受,別人無法感同身受。
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孤獨是可怕的,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熬過孤獨的人,最終都能夠成就非凡的大業(yè)。
古人曾言:“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p>
哪一個功成名就的風云人物,不是經(jīng)歷過無數(shù)的孤獨,最終才造就自己。
獨處,是一個人成就自我最好的方式。

獨處是成年人的奢侈品
從小到大,我們都喜歡熱熱鬧鬧的環(huán)境,因為這樣我們不會感到寂寞和空虛,內(nèi)心世界并不荒蕪。
但是長大后,工作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獨處才是我們最渴望的。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我們每天都在奔波,忙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有時凌晨了才回家。
經(jīng)常感嘆,人生真的好累。
當忙到快要崩潰的時候,非常渴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安靜獨處的時刻,讓自己安靜下來,休息一下。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獨處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和享受。自己一個人做自己喜歡的,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不用聽別人指手畫腳。
就像《東方快車謀殺案》中說的一樣:“到了我們這個階段,已經(jīng)很清楚自己喜歡什么,討厭什么。喜歡就盡情享受,討厭就一點不做?!?/p>
以前喜歡一群人,但是一群人狂歡過后,夜深人靜,心里反而會剩下無限的空虛和冷清,感覺自己虛無縹緲。
有時候,一個人的獨處,反而會收益良多。
當厭倦世界的匆忙,釋放滿身的疲倦時,獨處是最好的方式,那是我們與自己交流最好的機會,去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人生才能更輕松。
獨處,是一個人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

獨處與孤獨,不是同一種狀態(tài)
獨處是一個人生活,而孤獨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tài);是一個人生存空間和生存狀態(tài)的自我封閉,孤獨的人會脫離社會群體而生活在一種消極的狀態(tài)之中。
梭羅在寫《瓦爾登湖》之前,只身一個人在瓦爾登湖隱居了兩年,從來沒有人來打擾,自給自足,與蟲鳥為伴。
后來有人問他那段時光:“你一個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獨,很想見人吧,特別是在風雪天里。”
梭羅回答:“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不也只是宇宙中的一葉小舟嗎?我為什么會感到孤獨呢?我們的地球不是在銀河系中嗎?
我覺得經(jīng)常獨處使人身心健康。與人為伴,即使是與最優(yōu)秀的人相處也會使人厭倦。我好獨處,至今我尚未找到一個伙伴能有獨處那樣令我感到親切。
當我們來到異國他鄉(xiāng),雖置身于滾滾人群中,卻常常比獨處家中更覺孤獨。孤獨,不能以人與人的空間距離來度量?!?/p>
但是我們總是害怕孤獨,所以不敢一個人獨處,一個人生活。
于我們而言,大多數(shù)時候,寧愿在人群中喪失自我,進行一些毫無意義的活動,也不愿獨處。
其實我們好像混淆了獨處和孤獨的概念,經(jīng)常將獨處與孤立無援、寂寞無助的狀態(tài)混為一談。
與自己相處,是一種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有。
當我們厭倦塵世忙碌、浮躁的日子,便會開始遺憾學(xué)生時代那些我們浪費掉的能夠獨處的機會。
心理學(xué)家溫尼科特說過:“擁有獨處的能力,是一個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標志之一?!?/p>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能找到真實的那個自己,找回那個熱愛生活的內(nèi)在力量,全新?lián)肀睢?/p>

低質(zhì)量的社交,不如高質(zhì)量的獨處
我非常的喜歡村上春樹,不管是作品還是人。
他非常喜歡獨處,一個人跑步,一個人寫文章,從來不會因為什么而感到無聊。相比與其他人共事,他更喜歡一個人默不作聲、全神貫注的讀書或聽音樂。
他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晚上十點之前睡覺,過著平凡又規(guī)律的生活。他總是在早上身體最活躍,大腦最清醒的時候完成一天中重要的工作。
然后其他時候用來運動、看書、聽音樂等其他活動。
他的生活在我們看來非常的孤獨,但是村上春樹卻是樂在其中,高效率的寫出了那么多知名的作品。
《安頓一個人的時光》中說:“一個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滯不前,也可以是一場充實、美妙、精彩紛呈的冒險?!?/p>
人生其實很多時候,與其違心陪笑,不如一人安靜,低質(zhì)量的社交,不如高質(zhì)量的獨處。
李尚龍就曾說過:“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不幸的是,那些獨處的時間,終究會隨著我們年齡增長而減少。你開始高朋滿座,你開始酒局不斷,你開始老婆孩子熱炕頭?!?/p>
一個人認清自己,了解自己,最好的時機就是獨處的時刻,那時候不用顧忌其他,可以無拘無束的和自己交流。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才能更加篤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有學(xué)會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才會努力的去追尋,才會去選擇,才會朝著自己選擇方向一直堅持下去,朝著美好進發(fā)。

善于獨處的人,不大容易感到寂寞,自己會安排很多事情做,不會輕易被人影響。
獨處是將自己無限放大,相處則是盡可能地縮小,去適應(yīng)別人空出來的位置。
人生這趟通往墳?zāi)沟牧熊?,路上會途徑很多站,沒有人可以自始至終的陪著我們走完。
所以我們要學(xué)會接受孤獨。
世界太過喧囂嘈雜,急于合群從眾的人往往容易迷失。而一個人最好的狀態(tài),無非是既能享受得了繁華,也能安頓一個人的時光。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最終都活成了一個世界,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的世界,溫暖自己。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563126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7836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4325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5022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030755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