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相處最好的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呢?
不管是友情或者是愛情,兩個人相處最重要的應該是——“信任”,彼此都能在對方面前做自己。
但你可別忘了:人心都是慢慢打開的,它建立在足夠多的陪伴和信任上,同時人心也是一瞬間關閉的,有過任何一次失望,就再也不會像開始那樣無條件信任了。
今天呢,我們來談談“信任”這件事——為什么信任很重要又難以建立?如何才能培養(yǎng)出堅不可摧的信任?
信任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在人際中、群體中、組織中、經(jīng)濟政治社會中,都存在。
本文今天主要討論的是人際中的信任感。
人際間的信任感,是一種理性的判斷,它有一定針對性,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我們的信任感是不同的。
根據(jù)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對一個人存在負面的情緒,那我們肯定沒法信任這個人
此外,信任的特殊屬性在于:它永遠和不確定、風險、以及脆弱感一起發(fā)生。
因為當一切都確定或者一切都在我們掌握之中的時候,我們是不會對他人產(chǎn)生強烈的信任感的,說白了就是我們可以獨立,不需要依靠別人的時候。
而我們對一個人是否值得信任,下意識會有4個方面的評估:
能力對方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做我們需要ta做的事情;
善良對方不是偶然、看機緣的對別人好,而是一貫愿意考慮別人的感受和利益;
正直誠實 對方不撒謊、言而有信、為人正直
可預測性/前后一致性對方言行是否前后一致,你是否能猜到對方對不同情境的反應;
這4個緯度得分越高,我們就越可能信任對方,如果有哪個緯度不高,都會影響我們對這個人整體的信任感。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希望別人能相信自己,那也需要在這四個維度上做努力。
有時,沒法信任他人是因為我們遇見的人并不值得信任。
如果一個人有下面描述的情況,你要小心:
出爾反爾、變更諾言比如經(jīng)常放人鴿子,或者否認自己之前說過的話
言行不一Ta對自己的描述與Ta實際情況不符
共情能力差很難體諒、理解他人,總是漠視他人的情緒,比如你難過的時候,Ta會說:“我真不明白你有什么好難過的”
惡意對待他人比如無緣無故地說一個人的壞話
無緣無故不信任你,認為你欺騙Ta如果一個人總是懷疑你欺騙Ta,而你并沒有,那么Ta很有可能是將自己不誠實的特質投射到你身上,人傾向于用自己的情況來揣測他人,如果對方總覺得你欺騙Ta,很有可能對方經(jīng)常欺騙他人
其他人評價這個人并不值得信任如果許多人都對Ta有一致的評價,且有具體的事例作證,需要在和此人交往中更謹慎些。
并不一定要在大事上出現(xiàn)這些征兆才預示著此人不可信,相反,信任是在種種生活細節(jié)和小事中積累起來的。
如果對方?jīng)]有上述問題,或者你普遍感到難以信任他人,核心可能是不信任自己。
* 以下是不相信自己的兩種情況:
1.不信任自己的價值
不相信自己足夠好,不信自己值得被他人良好對待,所以總覺得人們都不喜歡自己、可能會傷害自己。
人之所以會懷疑自己的價值,可能是源于成長之初沒有得到來自父母足夠的愛、沒能建立起對世界的信任。
此外,除了早期經(jīng)歷,成長過程中的后續(xù)經(jīng)驗也可能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信任,例如青少年時期被朋輩霸凌,工作初期遇到打壓人的領導、惡劣的同事等等。
2.不信任自己的能力
不相信自己對他人的判斷力,即使決定相信一個人,他們的心中也會立刻跳出批評的聲音,像是“你確定自己看人準確嗎?”
不信任自己能力的人往往有控制欲很強的父母。
*不信任他人的人帶著“黑色濾鏡”,會導致自我隔絕
比如,在面對他人的行為時,不信任的人會“選擇性的注意”,他們會對他人的友善“視而不見”,相反放大他人對自己的傷害。
又比如,不信任他人的人可能存在“讀心術”的認知扭曲——
他們總是猜測別人的想法,并在不求證的情況下,武斷地認為自己的猜測即是事實,甚至負面解讀別人的想法和行為(也許別人并沒有這么做)
在心理學中,有些關于信任有意思的結論:有一種叫做后葉催產(chǎn)素的荷爾蒙,能夠提升信任。當處在負面情緒中的時候,我們很少相信他人。我們會根據(jù)對方的性格、長相等方面來判斷是否值得信任。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相信別人。遺傳和基因對于信任他人以及如何回應他人的信任都有影響。
下面講一下,關于信任的幾個迷思。
迷思1: 越熟悉的人我們就會越信任
這一點關于信任的誤解是顯而易見的。
當我們對一個人不熟的時候,我們對ta人的信任主要受到我們自身的氣質特征影響。
有一些人信任他人的氣質特征就很高,就很容易相信別人,他們認為別人就是正直的、好心的、可靠的;
他們選擇信任作為一種人際策略。
迷思2: 讓別人信任,在ta面前偽裝“更好”的樣子
這也是很多人對于信任的一個常見迷思。
研究顯示,我們更加信任前后一致的人,無論是前后一致的100分,還是前后一致的60分,一個人表現(xiàn)出來的穩(wěn)定性讓我們更加信任。
而那些一會100分一會60分且沒有規(guī)律可言的人,反而會讓人漸漸疏遠。
所以,如果你的目標是和一個人建立持久穩(wěn)定的信任關系,真實地表現(xiàn)出自己,是一條必經(jīng)之路。
首先,你需要破除阻礙自己信任他人的負面信念,試著用事實反駁負面信念,把負面、極端的想法,變得更客觀、中性一些。
比如:“雖然我是錯信過別人,但我身邊確實有真正愛我的朋友,不是每次我信任一個人,都一定會有糟糕的事發(fā)生”;
此外,試試尋找你不信任的根源。
仔細回憶,是什么導致了你對他人缺乏信任感,當你找到不信任的源頭后,你需要告訴自己:現(xiàn)在的你以及你周圍人和環(huán)境,也許和當時已完全不同了。
如果你覺得當年的傷害依然深深困擾著你,而你無法獨自處理,也可以尋求專業(yè)咨詢師的幫助。
其次,有的時候我們會存在誤區(qū),認為一旦信任一個人,就要把自己完全交出去,或是無話不談等等。
但事實上,你可以逐步地給予人們有限的信任,同時,我們可以給予不同人不同的信任。
例如,我們可以將秘密告訴一些人,而對另一些人我們雖然保守秘密,但可以放心地與他們合作。
最后:今天的文章并不是想教大家無條件地信任每一個人,這種盲目的信任甚至會帶來危險;而經(jīng)過篩選、甄別后的信任更現(xiàn)實,也可能帶來更長久的積極經(jīng)驗。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69530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69494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71406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55420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721993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