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性玩弄少妇hd性老妇,videosgrais欧美另类,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欧美巨大另类极品videosbest,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我該不該看心理醫(yī)生、人際關系也歸心理醫(yī)生管嗎?
作者:Rita 2020-11-22 17:57:52 心理百科

我在后臺看到過很多關于心理醫(yī)生或者心理咨詢的留言。一部分是問我能不能推薦個醫(yī)生,一部分問我心理醫(yī)生管不管用,還有一些朋友說自己可能遇到了騙子,問我正規(guī)的心理醫(yī)生應該做什么。

首先再一次強調,我沒執(zhí)照,我只會看研究,不會治病,所以治療方面我真不能給什么建議,問我這方面問題的朋友非常對不起,我?guī)筒簧厦Α?/p>

在北美,拿到心理醫(yī)生執(zhí)照,能給人治病的那種,尤其是臨床問題,至少要10年的學習和工作經驗。Rita還沒拿到,但是Rita著急啊,特想趕緊參與到治療過程里去啊,于是就找了一個心理醫(yī)生,給他搬磚,不要他錢,就要他給我講課。

我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心理醫(yī)生一天到晚都干什么。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醫(yī)生的介紹。

1982年注冊成為加拿大安大略省心理醫(yī)生,在醫(yī)院工作幾年后,在1988年出來開了自己的私人診所,還給大學講過課。

收費是170加元1小時,大概就是500塊錢人民幣左右,他說算是比較低的,因為他老了,干不太動了,少收點。

我每回去他那兒,幫他搬搬磚,然后就開始問他問題,讓他給我講。從幾個大家特別愛問的問題開始,我來分享一下醫(yī)生的答案

我該不該看心理醫(yī)生、人際關系也歸心理醫(yī)生管嗎?

問題1:我怎么知道我該看心理醫(yī)生了?

這個問題我尤其想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毛病叫做“疑病癥”,就是老懷疑自己得了某種病,在醫(yī)學生身上體現得尤其嚴重。我之前上過臨床心理學的課,背過不少心理疾病的癥狀,有一回我發(fā)現自己手抖,抖了有五分鐘,而且覺得特別煩躁,沒法集中,我就覺得,壞了,我肯定病了。這個時候我媽煮了火鍋喊我吃,我說我都焦慮癥了,還吃什么火鍋啊,我得看病去,我媽說吃了火鍋您再看病去行嗎,我就坐那吃,我吃完就不抖了,并且明白了一個道理,剛才手抖就是餓的。

我們生活中肯定有很多事情會造成我們的不良反應和情緒,比如說餓了,比如說覺得工作沒意義懷疑人生,比如說朋友喝多了吐我一地還喝的紅酒還都吐地毯上洗都洗不掉一會還吐我貓上了氣死我了。當我們在經歷煩躁,不安,或者憤怒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的精神出了問題,不太好,能有個人幫我把這些壞情緒移除就好了,我是不是該看心理醫(yī)生了呢?

醫(yī)生告訴我,這就取決于你:你覺得嚴不嚴重,需不需要專業(yè)人員的介入。只要你來診所,我就會跟你聊,就算不是嚴重的臨床心理疾病,我也會接待你,絕對不會說你小題大做,因為我們明白每個人接受能力不一樣:他被朋友吐一地可能沒事,你被朋友吐一地可能就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了,所以只要覺得影響了正常生活,不論是誰都可以去找心理醫(yī)生聊聊的。

但是醫(yī)生跟我說,問題也分好解決跟不好解決的。好解決的一般自己撐一撐就能過去,不需要非得看醫(yī)生,或者就算去看醫(yī)生也能在一個月之內解決;不好解決的一般需要一年以上的治療,建議是最好看醫(yī)生。我們先來說好解決的問題都包含哪幾種要素。

一般來講,非常明顯有根可循的壞情緒是比較好自己解決的,也就是說如果我知道我壞情緒的來源,比如說我朋友吐我一地,我很憤怒,那我就不需要看心理醫(yī)生,我知道我憤怒的來源是朋友吐一地,我要不然讓這位朋友給我洗地毯,要不然將這位朋友打一頓,這件事是有辦法結束的,時間和人為的彌補都可以修正情緒,正常人一般自己是可以調整好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有個例外,就是如果造成壞情緒的事件太過嚴重,比如親近的人的死亡,或者目睹大災難,這種情況如果過一段時間自己還是覺得消化不了的話,是推薦看醫(yī)生的。

第二種比較好解決的是“YAVIS”。YAVIS描述的是一種人,這種人對于不良情緒的抵抗力非常高,在治療時恢復的也快,心理醫(yī)生一般看到這種人就會確定治療效果一定不錯,并且治療時間不會長。

他們是怎樣一種人呢:

Young

Attractive

Verbal

Intelligent

Successful

也就是說如果你年輕,你招人待見,你話比較多,你聰明,你成功,那么你就特別容易從負面影響里恢復振作,反之,你就比較難弄,治療時間會拖的比較長,問題也比較嚴重。

那么我們現在來說說不好解決的。

我們有兩位患者,一位叫薰爺,一位叫李三X,他們兩個都說自己不開心,對什么事都沒興趣,沒動力也沒力氣。但是他們有一點區(qū)別,首先薰爺她很年輕,二十多歲就拿了一堆競賽金獎,長得好看又聰明,在學校一大票人追。她最近抑郁的原因是因為她的貓死了,所以她什么都不想做,特別悲傷就來看醫(yī)生了。李三X不一樣,李三X年過40,單身,初中沒畢業(yè),是個家里蹲,去便利店買東西也從來不跟收銀員講話,非常沒禮貌。他覺得抑郁已經30年了,每天早上醒來什么事都不想做也什么都不在乎,沒有喜歡的東西,養(yǎng)的金魚從來不喂,就讓魚天天吃屎,這次來看醫(yī)生是被他媽逼的。

我們可以看出來薰爺幾乎具備“好解決”的所有要素,所以就算薰爺現在非常悲傷抑郁,她也會很快學會與其共處,最后重新振作起來。但是李三X,我們可以看到,除了他不具備YAVIS的任何要素以外,他的問題已經持續(xù)了30年,沒有什么起因,就莫名其妙這么冒出來,那這就非常不好弄了。像這樣已經持續(xù)很長時間并且沒起因的問題,就不好解決。如果想改善這種情況,一般需要一年以上的治療,而且效果有可能不明顯。

雖然上面幾條可以幫助大家分析自身條件再決定是否就醫(yī),但是我還是想要再次強調,是否就醫(yī)還是看個人需要,你覺得影響正常生活了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就一定需要,沒得商量。

問題2, 你覺得最難治的是什么

“您這么多年總結下來,覺得什么病最難治”

“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各種人格障礙,太難弄了,我就為了躲人格障礙,看了好多研究,現在練就一身本領,不管是郵件還是電話,看這人的用詞我就知道他有沒有人格障礙,有的話我趕緊把他推薦給別的醫(yī)生”

“為什么啊”

“我之前學業(yè)有成,藝高人膽大,接了一個邊緣性人格障礙,后來這位女士不知道從哪弄來了我的私人號碼,天天凌晨3點給我打電話,說現在見不到我就去自殺,我說你別自殺,你要自殺我就報警,她偏要自殺,還說她要是死了就都是我的錯,最后弄了好久才消停”

“那您把人格障礙推薦給別的醫(yī)生,別的醫(yī)生接嗎?”

“大部分醫(yī)生其實都不愛弄人格障礙,我花在一個人格障礙病人身上的精力都夠我治療十個人了,我相信有一些醫(yī)生可能專門愛弄人格障礙,但是,唉,真是不容易啊”

“那不治療他的話,他不會出去禍害別人嗎”

“真的沒辦法,像精神變態(tài)(psychopath),那種大腦異常造成的精神變態(tài),尤其已經好多年的,我們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等他犯罪,然后被抓起來。而且這種人本身也不怎么可能會針對自己的人格障礙而主動自己來看醫(yī)生,我一般遇到都是因為他們來看其他病的時候,比如焦慮癥之類的,我發(fā)現他們有人格障礙的,這個時候我就趕緊推薦給別人”

“您真是甩的一手好鍋”

“老了,以后還得靠你們這些年輕人”

“謝謝您”

問題3,人際關系出現問題的話,看心理醫(yī)生有用嗎

除了臨床疾病以外,有一些人也會因為人際關系而非常煩惱,以至于影響了生活。關于人際關系,醫(yī)生說他做情侶/夫妻關系做得比較多。我看了他的幾個案例,都是戀人其中一方來咨詢,而不是像書上說的couple therapy應該兩個人同時來,我問他之后,他告訴我書上是這么說,他也相信很多醫(yī)生愿意這么做,但是實際上他遇到的有問題的情侶在面對他的時候,只會互相指責,根本不愛聽他說話:

“醫(yī)生,他是傻逼”

“醫(yī)生,她才是傻逼”

“你上次踢了貓一腳,你暴力傾向,你就該被抓起來”

“哦,是嗎,那你還踢我呢,你是不是應該槍斃啊”

這種的根本沒法說話,所以他就改成分開談了。

醫(yī)生說伴侶問題最核心的部分大概就是The only person you can control is yourself:你唯一能控制的人就只有你自己。你想解決一個問題,想與戀人進行一個有意義的對話,那你必須意識到這一點,你說話的態(tài)度造成對方聽或者不聽。他都不想聽,都不知道要解決什么問題,你們的對話沒有任何意義,那什么問題都解決不了。

醫(yī)生給我講了幾個小方法,以后情侶吵架特別嚴重的時候可以試試用:

1.用“我”來開頭。用“我”開頭能讓你主動思考你自己在這件事里應該所處的位置,讓你意識到你可以控制你自己以至于控制這件事的走向。

“你一天到晚就會跟我嚷嚷”

改成:

“我不喜歡你跟我嚷嚷”

2.  試著用郵件交流,但是別寫完就發(fā),等一天,看看,改改,改得看起來友善點(user friendly)再發(fā)。

“李三X,我思考了一下午,我覺得你他媽就是錯的,鳥類遷徙時定位明明就是靠著天體羅盤,你他媽到底懂不懂,老子給你發(fā)幾篇文獻,打你丫的臉,滾過來看”

改成:

“李三X,我思考了一下午,也做了一些更深入的研究,關于鳥類遷徙我覺得天體羅盤更被目前的記錄和實驗數據支持,我給你發(fā)了幾篇文獻,你看看是不是?

非常讓我驚訝的是,這種情侶關系的問題里,有一半是來咨詢醫(yī)生我是不是應該跟對方分手的。我非常不理解,看案例描述,倆人之間沒什么極端情況,也都不怎么涉及家暴或者虐待,就談個戀愛,你分不分手為什么要花170塊來問心理醫(yī)生。醫(yī)生說,恩,這個世界上是有人需要別人來給他們一個答案的。比如說有人看一本書,他看完了,他不知道這書好不好,也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必須得有人給他一個公式:超過5個主角就是好書,封面沒有小動物就是爛書;好書你就留著,爛書你就扔了,只有這樣他才能決定怎么對這本書。醫(yī)生也是一樣,教這些人,如果你用了我的方法,好好跟戀人溝通,但是你發(fā)現這種溝通永遠不能帶來什么有意義的結果,那你就離開他?;蛘吣闾貏e愛他,但又忍受不了他出軌,那你給自己定一個數字,比如說2回,他可以再出軌2回,第三回就離開他。

我還問了許多其他的問題,有關于病人的也有關與醫(yī)生的,每個問題他都詳細地回答了我,今天這一篇里寫不下了,我們以后再繼續(xù)說。

我們可以看到,臨床心理醫(yī)生的工作并不單一,客人帶來的問題也有輕有重。我們這里寫的只適用于北美的心理醫(yī)生,國內的我還真不太清楚,如果有機會我一定去問一問。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最新測試

  • 回避型人格障礙職業(yè)價值觀自卑依賴型人格親子關系治療師原生家庭心理學家MBTI智商綠帽叛逆期愛丁堡九型人格情商偏執(zhí)型人格心理測評系統(tǒng)男人心理心理咨詢師存在主義社交恐懼癥聊天焦慮癥正念焦慮癥心理健康測試抑郁癥測試焦慮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