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與人溝通的場景中,情商的作用都不容小覷,尤其是對于心理咨詢師這樣需要不斷與人建立鏈接的職業(yè)。能迅速理解對方的情緒狀態(tài)算是一項基本的入門技能,可以說心理咨詢師是掌握更多“情商密碼”的人。
你或許也很好奇,心理咨詢師是怎樣理解和訓練情商的,又是怎樣在此基礎上共情來訪者的,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面對情緒時,專業(yè)心理咨詢師都有哪些應對方法。
臺灣婚姻與輔導學會理監(jiān)事、心理學跨界達人、情感咨詢專家傅嘉祺老師詳細解釋了情緒智力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能夠清楚辨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
能夠用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就要求我們有足夠的情緒詞庫可以準確表達,對于像難過的情緒感受,要能夠表達處理是生氣、愧疚、焦慮、 擔心還是不安;
能夠辨識和感受別人的情緒狀態(tài)
知道對方現(xiàn)在的情緒底色,是積極、陰郁、煩悶還是暢快,這一步對于人際關系的處理十分重要,也就是常說的“察言觀色”;
要能夠表達對方的感受
不管是普通的人際交往還是咨詢室中的關系建立,能夠準確表達出對方的感受都是很重要的。這里的準確表達并不只是指講出來對方的狀態(tài),而是要能準確把握住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
在關系沒有特別深入的時候,如果對方很生氣,只對對方說,‘我知道你很生氣’這樣的話,往往沒辦法支持到對方;
但如果你能找出來他生氣背后的原因,比如準確告訴對方,‘因為自己的好意被誤解了,我知道你很生氣’或‘你努力了很久還是沒達到想要的結果,是因為對自己失望而感到生氣’等等,才能讓對方有一種被理解了的感覺。
情緒智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能幫助自己和他人成長或提升
這就涉及到了個人成長的部分,對情緒智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幫助來訪者成長確是心理咨詢師的一項基本技能。
如果來訪者是在情緒控制和處理上存在問題,想要幫助來訪者成長,首先就要懂得處理對方情緒的方法,尤其是對于比較敏感的來訪者,直接討論情緒或情緒背后的問題很可能引起阻抗,不利于咨詢的進行。
這種情況下,美國普渡大學咨詢心理學博士、華人創(chuàng)傷知情推廣團隊召集人胡嘉琪老師的隱喻治療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隱喻治療幫助我們在面對情緒背后的傷痛時,不必直視傷口,這時在隱喻故事中增加放松訓練的部分或情緒處理的部分就能幫助來訪者在比較緩和舒適的狀態(tài)下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當然,如果來訪者的情緒狀態(tài)非常不好,處于易激惹的狀態(tài),還有可能對咨詢師造成傷害,這時候一些必要的保護手段就可以幫助雙方都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傷害,關于這個問題臺灣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臺灣咨商學會理事黃政昌教授有很多切實可行的方法可以幫助避免這些問題。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78515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87004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37510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3783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367714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