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潔癖是強迫癥的一種,已按行為而言會把正常衛(wèi)生范圍內的事物認為是骯臟的,感到焦慮,強迫性地清洗、檢查及排斥“不潔”之物…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自稱有潔癖的朋友,該怎么和他們長久的和平共處呢?應該挺累的吧。
生活有潔癖的人行為比較常見,比如有的人:穿衣服,嚴格分為了在家穿的衣服,和在外面穿的衣服,而且是整套的包含內衣,冬天出門前還能光著膀子換整套一身內衣外衣;開門有重視程度比較討厭用手直接開門,廁所就不用提了,平時推門盡量是用被外衣包裹著的小臂;嚴格分清在外面的東西和家里用的東西,除了回到家洗澡會換全套衣服以外,在外面的東西基本是不用的。
對電子產品使用,若是回家要用手機類的電子產品會用清潔劑擦一遍,有些電子產品有皮套;認為人民紙幣是不干凈的,無數人摸過,上面全是細菌,家里不會隨便放硬幣,而是固定放在一個地方;上廁所的潔癖,盡量在家大號,認為在外面大號接觸到不干凈的系數是非常高的,如果能在家解決盡量在家解決,絕對不會坐公共廁所的馬桶,而是半蹲,在上大號之前會在馬桶里放一兩張紙防止水花濺起。對于廁所的把手一定會用紙巾包裹住開啟。
還比如重視洗手洗澡環(huán)節(jié),回家第一件事情是洗手,如果不能洗手的話其他事情無法進展下去,接下去是換衣服立即跳進浴室洗澡,在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上基本是無縫對接;在外不能看書,書在我看來是件很干凈的東西,而且是要長期保存的,而在交通工具上看書是件很不干凈的事情,因為那樣回到家在把臟了的書放在干凈的床上是件多么駭人聽聞的事情??!這個問題的另一個解決方案是可以把帶出去看過的書用微波爐消毒,不太借東西給別人,也不太借別人東西,無法和別人進行更多的易物類的社交。

精神潔癖,顧名思義,就是說人在精神層面上所帶有的潔癖。潔癖是強迫癥的一種,即把正常衛(wèi)生范圍內的事物認為是骯臟的,感到焦慮,強迫性地清洗、檢查及排斥“不潔”之物。較輕的潔癖僅僅是一種不良習慣,可以通過脫敏療法、認知療法來糾正;要是重度患者那應該要注意了。來看看什么精神潔癖要。
關于潔癖這件事兒,有很多人提到和強迫癥有一定關系,有人把潔癖分成了好幾個類型,除了常見的心理潔癖,精神潔癖以外,我還發(fā)現還有視覺潔癖,接觸潔癖,數字潔癖這些特殊類型的潔癖癥患者,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視覺潔癖,就是見不慣家里有灰塵,廚房里有水漬,衣服沒疊好,書沒摞好,地上有頭發(fā)等等,此類潔癖有可能會干涉到別人的生活,比如說看到別人的辦公桌很亂,別人的頭發(fā)沒有理好,別人臉上有眼屎等等。有人專門提出排版潔癖的概念,個人覺得應該歸類于視覺潔癖里,文章段落之間必須要有空行這種類型的人,大都對自己所居住的環(huán)境衛(wèi)生過分苛求,會把家收拾的一塵不染,光可鑒人,哪怕是地上有一根頭發(fā)絲,也是會睡不著覺起來收拾好了,方可安寢。
二是,社交潔癖型,也可以叫接觸行為潔癖,此類潔癖者更關心自己的身體是不是干凈——盡量避免觸碰不干凈的東西,如果碰了會盡快洗手,并且不是幾秒鐘沖水,而是比較長時間并且使用洗手液或消毒液。這種類型的人,大都對別人有一種嫌惡感,認為別人都是骯臟的,拒絕與別人有觸碰,哪怕是握手。一旦與別人有了輕微的肢體觸碰,回家馬上洗澡換衣服,強迫洗滌,如反復洗手、反復洗滌衣物,明知過分,但無法自控;這可能也是行為潔癖的一種。
三、規(guī)則潔癖,我就是那種制定了一套自己的規(guī)則,計劃,秩序,一旦被別人破壞了內心就十分抓狂的規(guī)則潔癖患者,我把這種病態(tài)稱為規(guī)則潔癖,比如你每天固定一段時間要做的事,例如看書或者計劃做事情,結果被朋友叫去做其他事情,是否會感覺今天不完整?就算被叫去做事情也很沒勁了,感覺自己的規(guī)則計劃被打亂,需要花時間調整回來。有時內心甚至抓狂,“你怎么不按我計劃里的走,你讓我又要重新計劃,你知道這樣我有多累嗎?你不知道,你只在乎你自己"。規(guī)則秩序被打亂,心里咬牙般難受。對于行為規(guī)則強迫癥的人來說是可以幫我快速養(yǎng)成一種習慣,對自身很有利。也可能是人生的驅動力。
四是,精神潔癖型,這種類型的人,一般都對感情過于專一和執(zhí)著,一旦認定了誰,眼里心里就再也容不下別人了,同時也期望別人也和自己一樣,而如果一旦別人做不到與自己一樣的癡情和專情,就會傷心失望,認為自己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從而傷心欲絕,對待感情如驚弓之鳥。精神潔癖的人還會很在意自己所在意的人,期望他們和自己一樣不食人間煙火,談論一些高雅的東西,一旦談話內容脫離了陽春白雪,就會內心感覺他有一絲俗念,感覺有些接受不了。比如愛情中的潔癖:有的人堅持就是是不是只和一個人發(fā)生性關系,能不能接受有過性關系的人。

而在情感潔癖下會延伸出性潔癖,對于情愛中性潔癖,當事人盡管在理智上承認對方的生殖器和性行為是干凈的,即符合衛(wèi)生上的無菌標準,但總是不由自主地在心理上覺得對方“臟”,或總是聯想到某些自己認為臟的事物。 盡管性潔癖是一種性心理障礙,許多人認為性器官和性行為從本質上講是骯臟可恥的,自我肉體潔癖,尤其對生殖器官、生理現象抱著不科學的態(tài)度,或者覺得它們丑陋,或者覺得它們骯臟;對異性的肉體潔癖;厭惡異性實際上是正常的性行為、性神態(tài)或性言語。有些文化層次較高的女性誤把精神性潔癖當成情操高尚而刻意追求,雖碰壁而不悔;而性潔癖患者在幾乎所有缺乏性經歷的人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處女處男尤多尤甚。有時候不是不能接受,只是想到眼前這個人,他和你做沒做過的事,可能都和別人做透了,會心有不甘罷?但這世間所發(fā)生的一切,是人能夠控制和把握的嗎?
精神潔癖是對另一半要求忠貞,更是對自己的要求,因為一個有著精神潔癖的人不會允許自己做出讓自己骯臟的事情,當然也無法容忍跟不愛自己人在一起。對于相愛的男女來說,做愛是一種愛的行為,而不是一種交配行為。如果我們僅拘泥于字眼而考慮它,就失去了愛,就貶低了愛情的性質。令人痛心的是,很多人認為愛侶做愛中的許多誘情煽情活動,比如接吻、親臉頰、舐脖頸、吻乳房等等都是“不干凈”的、“骯臟”的、“流氓”的行為。如果持有這樣的認識,那么,婚前即使再相愛的夫妻,在“圍城”里呆久了也會認為做愛如同喝白開水,是純粹的動物生理活動,根本沒有愛的成分存在了。
一般人不容易認識到這是性潔癖患者,更不容易理解自己或對方的性潔癖由何而來,往往認為對方準是“不愛我,或不真愛我”;而自己的性潔癖則不過是“講衛(wèi)生”,甚至是“情趣高雅”。其實性潔癖不是衛(wèi)生不衛(wèi)生的問題,而是當事人在觀念上就認定自己或對方的生殖器或性行為在本質上是臟的,怎么清洗消毒也不干凈。性潔癖也不是愛不愛的問題,往往是在熱愛的同時,又抹不掉或隱或明的“臟”的感覺。只有從根本上消除他們對一切都不干凈和性事骯臟的錯誤認識,才有可能改變其性潔癖的行為。有性而無愛是動物的一種生理活動,有愛而無性是殘缺不全的人生,是情感毀滅的“隱形炸彈”。
其實,性愛根本不是我們在不諳世事時受到的教育那樣,認為是“不純潔”、“不干凈”的行為。陌生的男女從相遇相識相知相依到相愛,必將尋求結合,與對方結合成一個整體。這種結合是一種身體、心理和精神共同作用的行為,它融化了男女對愛的饑渴和孤獨感, 實現性與愛的和諧的融合藝術。男人與女人在相互的徹底結合中達到兩性的最神圣完美境界,這種境界是容不得任何“不干凈”的感覺所褻瀆的。
臺灣著名大才子李敖就是典型的精神潔癖,他受不了自己所喜歡的美女居然還會上廁所,在他看來,美女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可見其精神潔癖之嚴重程度。
林黛玉就是精神潔癖型,她清高孤傲,不屑俗世的浮華與紛爭,她的詩詞,清麗絕俗,絕無其他人那般世俗的渾圓與厚膩,在大觀園眾女兒中,讓人一眼便可辨出哪首詩詞是她所寫,正所謂詩如其人。而她的愛情,也是焚書嘔血,蕩氣回腸,一生只為一人癡。
精神潔癖,也就是感情潔癖,一般都是極端的完美主義者,不容許自己或他人有半點瑕疵。精神潔癖的人的心理世界里是要絕對清潔的,絕對干凈的,而且還隨時清理自己的心理世界,使心理世界始終處于一種真空的狀態(tài)。也會異常在意自己所處的社交圈子,會非常嚴格的去審查與自己交往的人,一旦發(fā)現所交往的人思想或靈魂是骯臟的,馬上就會將其直接剔除。精神潔癖的人,是內心軟弱的人,軟弱的時候,感覺沒有人理解,沒有人關愛,只有自己默默的承受著這一份孤獨,多愁善感,傷春悲秋。寧缺毋濫的信條使得她們寧愿孤獨也不愿意去交一群濫友。
在親密關系中的精神潔癖的人行為特別,而在一般關系中同時行為也比較特別,精神潔癖的人,是可愛的,可敬的,是值得一生去珍惜的人,是那種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的人。但也是悲哀的,濁濁世間,俗人何其多,精神潔癖的人遇不到知音,只能自憐自艾,空彈高山流水,感嘆知音難覓,感嘆自己如俞伯牙,難覓鐘子期。這種精神潔癖體現在喜怒與愛恨上。比如,喜歡和討厭一個人都不會輕易受環(huán)境影響。就像黃執(zhí)中說的那樣,人值不值錢,看他的原則值不值錢。我尊敬有原則的人。如果你是一個輕易倒戈的人,證明一時利益得失大于原則。原則不同,不必強融。生活就像一個調色板,每個人的飽和度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時間有的人可以燦爛輝煌,有的人則稀松分散。
有人說,人的一生那么漫長,會面臨各種各樣的誘惑,如果在感情上追求絕對的純潔和忠誠,很難。更何況,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時代,也不容我們對感情有過度的潔癖,那幾乎算得上是一種奢侈。一生一代一雙人大抵是所有人對愛情最美好的愿望,但生活中難免有不美好,如果無法此生只愛一人,就保留一份精神潔癖,在一段感情中只愛一人吧,但是這是比較稀有和幸運的吧。
精神潔癖的特點和表現:
1. 敏感思慮多。善于觀察,對人性特別敏感,對方一個細小的舉動,三言兩語,都看在眼里,腦海自動同步浮現評價語,別人的好與壞,體貼與不妥,通通記在心里。精神潔癖的人多于外界總是持一種非常警戒的態(tài)度,因為他本身形成這種與眾不同的思維本質上就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是就因為他跟其他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本身就有隔閡,隔閡讓他們覺得更不安全,自然而然的就懷著非常敏感的態(tài)度,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而且這種敏感,往往更多放在人性上。
2. 對非血緣的情感要求非常高。非血緣關系是后天情感基本上的愛情和友情。他們本身對自己的原則,潛移默化的就投射到了他對別人的要求上,這對于其他人來講就是一種苛求。而因為他們本身就苛求周圍的人,所以他們對身邊的人劃分得特別具體,涇渭分明,有明顯的等級。等級越高,人越少,想上去就越難,然而一旦等級高的人犯了什么事惹到他們的原則,掉下去掉得可快了。對欺騙之、貪婪、虛榮、好色、卑鄙、虛偽之人保持距離容忍較小,容不下人性缺點,包括自己的,這是強迫癥的行為。
對感情追求細水長流,絕對忠誠。絕不允許自己的精神風尚受到一點點污染。嗯,就是這樣。一生寧愿做精神風尚的貴族,也不愿做茍且活著的骷髏?交友標準苛刻,心里的刻度尺妥妥區(qū)分「同學」、「朋友」、「好朋友」、「知己」,必須是由初階到高階的遞進過程。一旦彼此共同經歷過美好的事物,會更看重和珍惜這份友誼,即使三觀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會選擇寬容。一對方的處事方式多次透出自私自利的性格缺陷,很抱歉,已默默除名。連最淺層(基本)的交友標準——彼此關愛與互助都做不到,就退回「同學」的名分,彼此相忘于江湖不念。
3. 原則性強。原則性很強,這種強迫癥讓他們有了與別人不一樣的看待事物的原則,他們的原則較之常人大概有兩種對比:要么截然相反,要么過猶不及。比如:不關心的事情可以不在乎,重要的事情絕對有原則和底線,一旦被踩雷,天崩地裂;不關心的事情可以不在乎,重要的事情絕對有原則和底線,一旦被踩雷,天崩地裂;精神敏感,會胡思亂想謹小慎微;一旦厭惡某人,Ta 不管做什么都是錯,而且會撇清關系斷絕來往,斷絕不了的會回避[比如親戚關系]。骨子里清高,理性,完美主義,甚至有超越生理年齡的心智,但不吹毛求疵,不追星不崇拜偶像,但會有欣賞的作品,這和明星偶像本身無關,正向的的話是對靈魂(精神)的深度對話,格外著迷?;诖?,容易迷戀精神世界十分豐富的人。他們自身擁有的看待外界的原則也好態(tài)度也好角度也罷,都是他們獨一無二的自我屏障,是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賴以生存的思維支柱。一旦外界的某個人或者某件事觸碰了他們內心的原則,他們?yōu)榱吮Wo自己,就會下意識的對這種侵犯原則的人或事在內心深處完全隔絕,是絕不帶任何思索和顧慮的決絕。
4.自相矛盾。矛盾人格,自卑又自負,樂觀又悲觀,懦弱又堅強,懂事又任性,通融又固執(zhí)等等,性格的兩個對立面同時出現。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么事是極端的,但是往往精神潔癖的人看待事物就容易走極端,一極端,自己都難以自圓其說,難以說服自己,再加上由于自身的想法過于多,反而使精神環(huán)境容易產生波動。所以你會發(fā)現他們:既自卑又自負、既懦弱又堅強、既明理又固執(zhí),既懂事又任性。性格非常矛盾。自卑(達不到所期望的便形成自卑,它的根源更多來自于雙親的態(tài)度,不詳展開),自信(年紀的漸增,自我能力的認可、三觀處事有自身的見解、周遭人的良好評價),務實(作風低調),乖張(多見于對人性的嘲諷,不輕易表露),非常固執(zhí)(喜好厭惡基本恒定,不愿或不屑給予嘗試的機會,例如討厭的食物,討厭的人,基于此,非常反感被強迫做事情,會當即強烈表態(tài))現實主義(遵守社會規(guī)律,私下日常與工作日常劃分界限明確,懂得保護自我)因態(tài)度懶散顯被動,因目的性明確能主動,…總之,矛盾的很。

精神潔癖的大概成因:一方面有可能是潔癖有遺傳傾向;也有可能是受原生家庭與成長經歷的影響,有的人從小自我/父母要求比較高或者成長與生活路上不科學的教育,例如父母嚴厲地要求小孩子常洗手,不要弄臟衣服;成長路上收到精神打擊,有心理潔癖的人必然有其他人少有的某種負面經歷,而且大多是幼年期到青年期,也就是三觀形成期。比如近親死亡、家境劇烈變化、人身恐嚇、疾病纏身、甚至是某一段感情的終結等等…總之,是基因,家庭教育,后天經歷的綜合形成的。當你自己的某種東西已成定性,成為深深根植于自身內部,甚至成為一種類似于品牌特性,用于區(qū)分自己和他人的所在不同之處。
當然可以臟,臟了之后整理干凈就可以。所以我常累了歇腳的時候一屁股坐在臺階上,站起來拍拍屁股上的灰就作罷。習慣只是個人習性,可在后面環(huán)境中進行修正。精神潔癖相關導致的后果——知心朋友難有;獨處的時間很多,喜歡追尋意義,對精神內在方面的東西感興趣;當有破事兒發(fā)生的時候又沒有貼心人就容易感到壓力大,焦慮,容易感覺疲憊,陷入崩潰,抑郁的狀態(tài)中。腦子里經常像一團亂麻似的覺得剪不斷理還亂,太多想法又無法表達;太清醒,快樂的時候很快樂,但也容易感覺人生痛苦。
若果說追求完美主義,理想主義,非黑即白也倒是無可厚非,或者遇到不完美不純粹人事物會覺得非常難受不舒服,愛恨分明,不留一點余地,思維壁壘防御森嚴,捍衛(wèi)絕對的理念,欣賞憧憬一切明亮美好純凈人事物,痛恨一切污穢不凈人事物,甚至有時候甚至嫌厭生而為人的自己。精神潔癖的人特別痛苦,但他本身很清醒,清醒于知道自己到底為什么會是這種狀態(tài),當然了這種清醒本身就是痛苦的來源之一,因為改變過程的痛苦而不能改變,也不是不能改變,不能改變的原因特別簡單,因為不想改變。
欣賞追求一切清澄美好純凈人事物是沒錯,但是單純或者活在一個絕對干凈的世界里似乎是不現實。千古的至理名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是最好的概括。一般的潔癖是無意識的過度清潔,在合理范圍之內,而重度的精神潔癖還是需要避免的,重度的強迫癥是控制不住的沖動,無法自我抑制,要進行科學治療。這年頭,不是誰沒有點病誰就不正常,雖然現在熱行追求健康,健身健美最當道。精神心理疾病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它不是一種潮流,也不是一種時尚。讓心身健康,保持活力,精神狀態(tài)的清澈與平和應該是常態(tài),如果你真的有心理精神疾病的話——那就就去治愈。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123357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88111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0994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5426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832551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