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療法
如果我說:“你畫一張畫,我就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p>
你會不會對此嗤之以鼻:“都什么年代了,還用這種偽科學來騙我?”
事實上,接下來要介紹的藝術治療雖然沒有剛剛說的那么玄乎,但也確實是專業(yè)的心理療法中占有獨特地位的一種。
美國藝術治療協會(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AATA) 對藝術治療的定義為: “利用藝術媒介、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和當事人對所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的反應,實現對個人的發(fā)展、能力、個性、興趣以及內心關注點與沖突點的反思的服務。”通俗來說,就是以藝術創(chuàng)作為主要手段的心理治療方法。
目前學術界認為,藝術治療有兩個基本作用:第一個是自我表達,即認為藝術創(chuàng)作能夠表達出來訪者的內心狀態(tài),從而幫助治療師的分析;第二個是心理治療,即認為藝術創(chuàng)作是療愈的關鍵,可以幫助創(chuàng)作者宣泄情緒、解決問題。
如何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來探訪一個人的內心?其中最經典的莫過于房-樹-人繪畫測驗。創(chuàng)作者被要求不依照任何參考,在白紙上用鉛筆和橡皮畫出房子、樹木和人物。隨后通過分析畫面中的繪畫特征,治療師可以看到創(chuàng)作者用這種非語言的表達方式投射出的內心世界。目前,學者在房-樹-人圖畫中已經識別并定義了超過475種情緒指標,比較常見的包括:畫面是否涂黑、房子有無窗戶、人的腳是否缺失等,其可能反應的心理狀態(tài)包括焦慮、防御心理、不踏實感等等。
此外,多種形式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被應用于心理治療當中。典型的藝術治療包括繪畫、舞動、音樂、手工、寫作、心理劇等等。以療愈為導向的藝術治療強調藝術創(chuàng)作與表達的過程,在創(chuàng)作時,創(chuàng)作者身處于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中,防衛(wèi)機制不會被激起,因而可以有效地宣泄情緒,并解決潛意識中的困擾議題。
“正念冥想”,聽上去是不是更玄學了?相信許多人在第一次聽到這個療法的時候,腦內都會浮現出打坐、練氣功的種種場景。然而,源于東方禪修的正念冥想,經過千年沉淀,如今已經走進臨床心理、醫(yī)學的范疇,成為了一種風靡全球的新興治療方式。
“正念”一詞源于佛教,指佛學冥想中修煉心性的方法,本意為“覺知、注意、記住”,強調對自身和外部環(huán)境的關注、對當下每時每刻的覺察。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卡巴金(Kabat-Zinn)創(chuàng)立正念減壓療法,將正念訓練引入醫(yī)學界。他將正念定義為:“以一種有意識的覺察、活在當下,以及不做判斷的特定方式來覺知?!边@里的正念脫離了宗教色彩,它強調將注意力集中于覺察當下,強調對事物的接納和不評判,正視自己的體驗,不回避、不排斥任何負性和陰暗面,接受完整的自己。
正念冥想,即為一系列以正念技術為核心的冥想練習方法。基本的正念練習方式包括如下步驟:首先選擇一個專注的對象(聲音、呼吸、單詞等),以舒適的方式坐下,閉上眼睛,進行簡單的腹部呼吸放松練習;然后調整呼吸,將注意力集中在所選擇的注意對象上;當過程中出現其他想法時,對這些想法接納并不予評判,再將注意力拉回即可。
使用正念技術會對個體產生什么影響?
對于普通人群而言,正念冥想練習可以起到提高積極情緒、降低消極情緒、促進內心平靜和情感平衡的作用。北京大學的研究指出,6次的正念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參與者的主觀幸福感。而對于患有焦慮障礙、心境障礙、進食障礙的個體而言,正念療法也可以有效降低參與者焦慮、抑郁等情緒?;谡钰は氲挠柧毐砻?,培養(yǎng)對真實情況的感覺和知覺,可以減輕生理和心理痛苦,增加心理的主觀活力。
催眠療法
“會催眠嗎?”或許是心理專業(yè)的學生最常被問到的三個問題之一。其余兩個分別是:“會讀心嗎?”和“會算命嗎?”
催眠,正如大家所想象的那樣,有著神秘的起源與發(fā)展。它一開始被用于宗教活動,后來應用于疾病的治療,卻無人能解釋原理。隨著現代科學的發(fā)展,催眠在無數理論與實驗中逐漸被理解和解釋,開始步入科學殿堂,最終發(fā)展為一種被學界廣泛認可的治療手段。
從心理治療的角度理解催眠,即是通過一系列誘導程序達到一定的心理狀態(tài),經歷知覺、行為、記憶、思維等方面的改變。催眠的具體方法有許多:包括言語暗示、視覺刺激、聽覺刺激、皮膚感覺刺激、藥物催眠等。舉例來說,催眠師讓被催眠者全神貫注地凝視前方的某一物體,同時催眠師使用單調重復的語言進行暗示:“你的眼睛開始疲倦了,閉上眼吧,全身都放松了……”這就是言語暗示結合視覺刺激的催眠方式。
催眠療法作為心理治療的一門重要技術,是如何實現其作用的呢?
由于催眠可以有效地解除對方的疑懼、戒備和羞恥感,因此當患者進入深度催眠狀態(tài)時,許多處于無意識或潛意識中的記憶便會浮現。治療師也可以由此引出心靈中壓抑患者的困擾,找出心理癥結的象征意義,分析其錯誤的思路,剖析其致病的緣由,教以正確的適應方法。
根據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催眠療法適用于神經癥、心身疾病、兒童行為障礙、性功能障礙、神經系統疾患及成癮戒斷等方面。其作用包括緩解焦慮、抑郁、恐懼等消極情緒,降低患者疼痛水平,矯正不良的行為習慣等。
沙盤游戲療法
如果你原來的小學或中學有心理咨詢室的話,或許你會見過一個盛滿沙子的容器,里面擺著各種玩具,有動物、小人、樹……但那并不是僅僅用來玩的,而是治療師用來探索來訪者內心的媒介——沙盤。
沙盤游戲療法又稱箱庭療法。來訪者在咨詢師的陪伴下,從沙具架上自由挑選心儀的玩具,擺放在盛有細沙的特制箱子里。在標準的沙盤室內,會提供1600余種沙具(即玩具),包括人物、動物、植物、建筑物、交通工具、生活物品等,這些沙具就是來訪者“創(chuàng)造”的語言。在來訪者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治療師不干涉、不指點、不評價,但會詳細地記錄制作過程,尤其是擺放順序、處理方式、作品修改等。在作品完成后,治療師會邀請來訪者對作品進行自由解讀。
來訪者完成的一系列作品所呈現的意象,是來訪者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持續(xù)性對話,有助于個體的問題解決和人格發(fā)展。沙盤游戲作為一種獨立的治療體系,目前在國內外心理治療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實際應用中,沙盤游戲會作為來訪者的心理狀態(tài)的評估指標。
例如,躁狂癥患者在完成沙盤作品時會使用很多的小沙具,沙盤作品顯得非?;靵y和擁擠;抑郁癥的患者沙盤作品則會顯得空洞,沙具使用種類和數量都偏少,很難有創(chuàng)新性,多以模仿為主;強迫癥患者的沙盤作品因為具有完美的特性,完成沙盤時間會很長,甚至很難完成一個滿意的作品,他們會非常在意沙具大小和空間比例。
因此,通過分析來訪者的沙盤作品特征,可以在診斷過程中起到參考作用。此外,沙盤作品主題的變化也可以作為判斷治療療效的指標:很多沙盤游戲治療的個案報告中均提出,經過系列沙盤的治療,不同問題的來訪者沙盤作品均會有不同程度的積極改變。
參考文獻
[1]倪婷,胡冰霜.近十年藝術治療在中國的應用情況及發(fā)展趨勢[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3(03):92-97.
[2]李曉敏. 房樹人測驗對評估初中生焦慮情緒的作用研究[D].江漢大學,2020.
[3]任志洪,張雅文,江光榮.正念冥想對焦慮癥狀的干預: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元分析[J].心理學報,2018,50(03):283-305.
[4]田媛. 正念冥想訓練對城市空巢老人孤獨感的干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5]鄭誠,李曉駟,賈剛.催眠治療臨床應用綜述[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06):956-960.
[6]劉博娜. 催眠療法在治療驚恐障礙患者中的療效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4.
[7]陳思婧. 沙盤游戲療法對青少年抑郁癥的療效研究進展[D].重慶醫(yī)科大學,2020.
[8]吳荔荔,劉濤生.沙盤游戲的實證研究及進展[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04):624-627.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59016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7210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65638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0335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284792 人想測
立即測試